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5|回复: 0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临考必背(四十八)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3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十八)宏观调控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在于:
        (1)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2)它是市场经济正常进行的内在要求。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校正市场调节可能出现的偏差。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阐述,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以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内容。
        3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1)计划手段。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形式主要是指导性计划,突出其宏观性、战略性和政策性。(2)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3)法律手段。(4)行政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由于经济手段更贴近市场经济原则,所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时应以经济手段为主。
        政府在进行宏观经济调控时,必须注重经济政策的运用,它更体现宏观性和指导性。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
        提高宏观调控水平,首先必须完善政府经济管理的职能,要使政府把经济管理的职能转变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加强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和制定,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必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投资机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全社会的投资活动。
        复习提示:
        与资本主义的政府干预:调节经济,以及邓论中政府职能转变结合复习。此考点是历年考查重点。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方面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奖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目标,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建立健全失业保险制度。
        第三,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切实贯彻属地管理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确定适当的保障标准。
        第四,积极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按照“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思路,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第五,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六,合理确定社会保障范围、标准和水平,既保障离退休人员、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和职工的基本医疗需要,又不能超出社保资金的承受能力。
        (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从而保证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在于:
        第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二,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
        第三,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17 13:56 , Processed in 0.04831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