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回复: 0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复习重点笔记第八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复习重点笔记第八章
    考研政治要过就要背下整本书?no no no...通过重点笔记将知识框架化构成思维导图才是王道,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整理了2017考研政治毛中特复习重点笔记,希望考生们根据笔记将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将知识点牢牢记住。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要点:
    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❷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
    ❸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制度结合具有不用性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成分。
    3.简答: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依据):
    ⑴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⑵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⑶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6.
论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事务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7.依法治国的必要意义:①有利于加强 和改善党的领导 ②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③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④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核心)、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保障)。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
④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十八大提出,要(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11.简答: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述,是古今中外人们的理想社会状态。一般来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个方面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12.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地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十八大提出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⑴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⑷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19 04:29 , Processed in 0.05384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