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回复: 0

2014考研政治难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价值规律1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5: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人的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属性;反映商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是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反映了商品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对立:二者不可兼得;统一:共处于一个商品统一体中,缺一不成为商品。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从两个角度去考查同一劳动。具体劳动考查劳动的具体形式与内容;抽象劳动不考查劳动的具体形式,只考查是否耗费与支出了人类的脑力与体力。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1)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三)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第一,同一商品,其价值量的界定不应以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应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第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的数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而商品价值总量等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商品数量的乘积,当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下降的时候,商品价值量与商品数量一增一减或者一减一增,两种相反的变化,导致其乘积不变,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第三,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商品数量增加,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总量增加。
    第四,商品价值量的界定以简单劳动为尺度,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多倍的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1)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2)科技发展程度及应用;(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5)自然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3 01:52 , Processed in 0.05446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