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回复: 0

2016西医综合考研复习要点:消化道平滑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此对消化道平滑肌的特性进行了总结,分享给备考2016西医综合的小伙伴们,希望会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预祝备考2016考研西医综合的考生们考试顺利!
    2016西医综合考研复习要点:消化道壁
    消化道壁主要由内脏平滑肌组成,除了上口、咽、食管端和肛门外括约肌外是横纹肌。消化道平滑肌通过紧密连接,进行同步性运动,完成肌肉的舒缩活动,以推动食物前进,完成对食物的机械性消化,并促进化学性消化和吸收。消化道平滑肌虽然具有肌肉组织的共同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但与骨骼肌、心肌并不完全相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1)兴奋性低,收缩弛缓:与骨骼肌和心肌相比,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低,收缩的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的时程均较长。
    2)富有伸展性:消化道平滑肌能适应实际的需要而作很大的伸展,在进食之后,它可以比平时伸长数倍,胃表现得最为明显,可容纳数倍于自己原体积的食物,
    3)紧张性:消化道平滑肌经常保持一种微弱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为平滑肌的紧张性或紧张性收缩。由于这种紧张性的存在,能使消化道内经常保持着一定的基础压力,并使胃、肠保持一定的位置和形态。
    4)自动节律性:消化道平滑肌在离体后,置于适宜的环境中,仍能进行自主的节律性运动,但较心肌缓慢且不规则。
    5)对化学、温度和牵张刺激敏感:消化道平滑肌对不同性质的刺激,敏感性不同,对化学、温度和牵张刺激很敏感,而对电刺激较不敏感。
      2、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消化道平滑肌细胞静息电位的特点是:①电位较低,约为-55~60mV;②静息电位不稳定,波动大,能够不断地发生自动去极化。静息电位产生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是由钾离子外流形成,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和钠泵也参与了静息电位的形成。
    2)
慢波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自动产生的节律性的低振幅的去极化波,称为慢波电位或基本电节律。它决定消化道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小肠基本电节律多表现为单相波,升支较快,为初期的快速去极化所引起,降支较慢,并有一段平台,为缓慢复极所引起。
    3)动作电位:在慢波的基础上,消化道平滑肌受到各种理化因素刺激后,膜电位可进一步去极化,暴发动作电位,随之出现肌肉收缩。平滑肌动作电位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动作电位的升支可能主要是由钙离子内流,而降支主要由钾离子外流产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20 04:35 , Processed in 0.06150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