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3|回复: 0

201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复习笔记(7)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5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西医综合考研暑期复习在即,同学们复习的怎么样了?新东方在线整理归纳生理学部分复习笔记,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2016西医综合考研:生理学复习笔记(7)
      五、消化和吸收
    1、简述胃酸的主要生理作用。
    (1)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2)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3)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4)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他们的吸收。
    (5)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液的成分及作用。
    1)盐酸
    A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B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
    C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
    D与钙和铁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他们的吸收。
    E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本身也可以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是水解苯丙氨酸或酪氨酸所形成的肽链,使蛋白质水解成和胨。
    3)粘液:粘液的作用是保护胃粘膜。一方面,它可以润滑食物,防止食物中的粗糙成分的机械性损伤。更重要的方面是,覆盖于粘膜表面的粘液凝胶层与表面上皮细胞分泌的HCO3-一起,共同构成了所谓“粘液- HCO3-”屏障。
    4)内因子:它可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以防止小肠内水解酶对维生素B12的破坏。到达回肠末端时,内因子与粘膜上特殊受体结合,促进结合在内因子上的维生素B12的吸收,但内因子不被吸收。如果内因子分泌不足,将引起B12的吸收障碍,结果影响红细胞的生成而出现恶性贫血。
      3、胃液头期分泌的调节机制。
    胃液头期分泌是指食物刺激头面部的感受器所产生的胃液分泌。头气分泌的机制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迷走神经是这些反射的共同传导神经。食物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时,一方面直接刺激胃腺分泌胃液,同时,还可以刺激G细胞释放促胃液素,后者经血液循环到胃腺,刺激胃液分泌。
        4、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是什么?
    胰液中的主要成分是HCO3-和酶类。
    1)HCO3-:由胰腺中的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HCO3-的作用包括:a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盐酸,防止盐酸对肠粘膜的侵蚀;b为小肠内的多种消化酶提供最适宜的PH环境(PH7~8)
    2)消化酶: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分泌。a胰蛋白酶原和糜蛋白酶原:二者均无活性。但进入十二指肠后,被肠致活酶激活为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它们的作用相似,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和多肽。b胰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它的作用较唾液淀粉酶强。c胰脂肪酶:可将甘油三脂水解为脂肪酸、甘油和甘油一脂。d核酸酶:可水解NDA和RN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8 02:53 , Processed in 0.04801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