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8|回复: 0

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必看问答(15)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学考研难度大,知识点多,考生要打好基础。下面是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总结的医学方面重要的问题,大家认真看看,打好基础复习根基,为强化复习铺好路。
    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必看问答(15)
    试述胆汁的生理作用及胆汁排出的途径。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点]小肠内的消化,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解析](1)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等都可作为乳化剂,减少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裂解为直径3~10μm的脂肪微滴,分散在肠腔内,从而增加了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使其分解为脂肪的作用加速。
    (2)胆盐因其分子结构的特点,当达到一定浓度后,可聚合而形成微胶粒。肠腔中脂肪的分解产物,如脂肪酸,甘油一酯等均可掺入到微胶粒中,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混合微胶粒)。因此胆盐变成了不溶于水的脂肪分解产物通过肠上皮表面净水层到达肠粘膜表面所必需的运载工具,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
    (3)胆汁通过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对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也有促进所用。
    (4)此外,胆汁在十二指肠中还可以中和一部分胃酸,胆盐在小肠内被吸收后还是促进胆汁自身分泌的一个体液因素。
    胆汁的排出途径:(1)肝细胞是不断分泌胆汁的,但在非消化期间,肝胆汁大部分流入胆囊内储存。胆囊可以吸收胆汁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使肝胆汁浓缩4~10倍,从而增加了储存的效能。(2)在消化期,胆汁可直接由肝脏以及由胆囊大量排出至十二指肠。
        阐述肾小管主动重吸收机制?并比较近球小管、髓袢升枝粗段与远曲小管对钠重吸收各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
    重吸收是指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分主动和被动重吸收,主动转运是指溶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根据能量来源不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由ATP水解直接提供,继发性所需要的能量不是直接来自Na+泵,而是来自其他溶质顺电化学梯度转运时释放的。许多重要的转运都直接或间接与Na+的转运有关,因此Na+的转运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物质转运中起关键的作用。
    (1)在近端小管前半段,Na+主要与HCO3-和葡萄糖,氨基酸一起被重吸收,而在近段小管后半段,Na+主要与Cl-一同被吸收。水随NaCl等溶质重吸收而被重吸收。前半段,小管液中的Na+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管腔膜进入细胞同时将细胞内的H分泌到小管中去。后半段,NaCl主要通过细胞旁路和跨上皮细胞两条途径而被重吸收,都是被动的。
    (2)髓攀升支粗段中形成Na+:2Cl-:K+同向转运复合体,来完成NaCl的继发性主动重吸收。
    (3)远曲小管初段对水的通透性很低但仍主动重吸收NaCl。Na+的重吸收是逆化学梯度的,在初段Na通过Na+—Cl-同向转运体进入细胞,然后由Na+泵将Na+泵出细胞,被重吸收入血。后段含两类细胞即主细胞和闰细胞,主细胞重吸收Na+主要通过管腔膜上的Na+通道,管腔内的Na+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管腔膜上的Na+通道进入细胞,然后由Na+泵泵至细胞间液而被重吸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30 08:11 , Processed in 0.04025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