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回复: 0

2015年西综考研冲刺必看问答(19)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距离2015年考研初试还有15天时间,考研专业课复习要注意把握重点,多做真题模拟。新东方在线推荐考生2015年西综考研冲刺必看问答,希望大家把握复习的最后机会,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2015年西综考研冲刺必看问答(19)
   
    何谓皮层诱发电位?其波形包括哪几部分?其产生机制可能是什么?
    答:
    大脑皮层诱发电位一般是指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皮层上某一局限区域引出的电位变化;由于皮层随时在活动着并产生自发脑电波,因此诱发电位时常出现在自发脑电波的背景之上。在动物皮层相应的感觉区表面引起的诱发电位可分为两部分,一为主反应,另一为后发放。主反应是大锥体细胞电活动的综合表现,出现的潜伏期是稳定不变的,为先正后负的电位变化。后发放尾随主反应之后,为一系列正相的周期电位变化,是皮层与丘脑接替核之间环路活动的结果。皮层诱发电位是用以寻找感觉投射部位的重要方法,在研究皮层功能定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一定呼吸频率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与浅而快的呼吸相比,哪种更有效?为什么?
    答:
    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同样的通气量,因潮气量和呼吸频率不同,有效通气量就可能不同.例如潮气量500ml呼吸频率12次/min,无效腔气量150ml,每分钟通气量为6000ml,相应的肺泡通气量=(500-150)×12=4200ml/min,若潮气量减半。呼吸频率增加1倍,每分钟通气量仍为6000ml,而肺泡通气量则减少(250-150)×24=2400ml。可见,呼吸愈浅快,有效通气量愈少,深而慢的呼吸有效通气量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5-20 05:14 , Processed in 0.05569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