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奎尼丁(quinidine)广谱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各种心律失常,只能口服。
| 利多卡因 Lidocaine(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部位心室肌、蒲氏纤维
|
药理作用
| 1.降低自律性:抑制Na+内流→4相除极速率自律性↓→抑制异位起搏点
2.减慢传导:抑制0相Na+内流→传导↓→单向变
双向传导阻滞→消除折返激动
3.绝对延长有效不应期:抑制3相K+外流→ERP和ADP均延长(ERP更明显)→中断/预防折返
4.抑制心肌收缩力(弱)
5.其他:抗M胆碱;α受体阻断作用
| 1、降低自律性:抑制4相Na+内流—降低4相去极斜率--自律性↓;促进K+外流—使最大舒张电位↑—远离阈电位—自律性↓
2、相对延长不应期:促进K+外流—复极过程加快—APD↓;抑制2相少量Na+内流—2相平台期缩短— ERP↓;促进K+外流>轻度抑制2相Na+内流—APD↓>ERP↓;ERP/APD比值↑®(折返↓)
3.对传导影响:①治疗量无影响,高浓度抑制 ②对心肌缺血或室内传导有阻滞,减慢传导 ③对血钾降低或部分牵张除极者,加快传导。
|
临床应用
| 广谱、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可治疗各种快速型心律失常;但安全范围小、不良反应多,限制了其应用。
1.辅助房颤、房扑的电复律治疗;
2.转复和预防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3.频发性室上性和室性早搏。
| 窄谱抗心律失常药
1.只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
(特别适用于危重病例,对房性心律失常无效。对室性早搏效最好,对心肌梗阻、心脏手术或药物中毒(强心苷中毒)所致的都可用)
2.预防室性颤动(心梗后立即使用可预防室颤的发生)
|
不良反应
| 1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2心血管反应
1)低血压:阻断a-受体并抑制心肌收缩力所致;
2)各种心律失常:减慢心室内传导,引起心动过缓; “奎尼丁晕厥”
3. 栓塞:心房附壁栓子脱落
4. 金鸡纳反应:耳鸣,听力减退,复视,神志不清,谵妄等。
5. 其它:长期可致血小板减少、出血症状。
【禁忌症】
1. 重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2.充血性心力衰竭
3. 强心苷中毒(地高辛); 4. 严重低血压。
| 嗜睡,眩晕,头痛,运动失调,肌震颤,惊厥,心功能不全者或肝功能障碍减少剂量和减慢滴注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