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6|回复: 0

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同步练习056答案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东方在线汇集整理了2009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同步练习供考生参考,希望对参加2014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复习资料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频道
    参考答案:
l33.C134.C l35.A l36.C l37.B l38.B l39.D l40.C141.A l42.C l43.B l44.D l45.D l46.C l47.ABCD148.ABCD
133.C ABCD都是呼吸衰竭的病因,但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最常见。
134.C
135.A 低氧血症和C0:潴留(高碳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包括4种:肺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肺内动.静脉分流增加。①肺通气不足:呼吸空气的情况下,PAC02=0.863×VC02/VA,其中PAC02为肺泡C02分压、VC02为C02产量、VA为肺泡通气量。可见当肺泡通气量不足时,PAC0:会增高,即产生C02潴留。这是C02潴留的主要机制。②弥散障碍:是指O2、C02等气体通过肺泡膜进行物质交换的物理弥散过程发生障碍。由于02完成气体交换的时间为0.25~0.30s,C02仅需0.13s,而且O2的弥散系数仅为C02的1/20,故发生弥散障碍时,通常以低氧血症为主。③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通常仅产生低氧血症,而无C02潴留。④肺内动一静脉分流增加: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也无C02潴留。死腔样通气增加也属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136.C 呼吸衰竭时发生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C02潴留),能影响全身各系统器官的代谢功能。
137.B ABCD都是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其中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较早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病情加重时出现呼吸困难,辅助呼吸肌活动加强,如出现三凹征等。
138.B 呼吸衰竭总的治疗原则是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纠正缺氧、CO2潴留和酸碱失衡所致的代谢功能紊乱。对任何类型的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治疗措施。ABCD都是治疗呼衰的方法。
139.D ①对于通气不足是因呼吸中枢抑制为主者,呼吸兴奋剂疗效较好。②因肺炎、肺水肿、呼吸肌病变及肺间质纤维化所致的慢阻肺呼衰,应用呼吸兴奋剂不仅不能提高通气量,反而加重组织缺氧,故不宜使用。
140.C 慢性呼吸衰竭缺氧伴明显二氧化碳潴留(即Ⅱ型呼衰)时,宜采用持续低流量给氧(氧浓度35%),但应防止氧中毒。
141.A 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引起气道阻塞和肺通气不足,由于肺通气不足(V减小),可使通气/血流比值(V/Q)减小,部分未经氧合或未经充分氧合的静脉血(肺动脉血)通过肺泡的毛细血管或短路流入动脉血(肺静脉血)中,导致低氧血症,此时无C02潴留。只有到后期,发生严重V/Q比例失调时,才出现C02潴留。因此COPD病程中,首先出现的是Pa02降低,然后才出现PaC02增高。②pH降低、BE降低、rm07升高是更晚出现的表现。
142.C 慢性呼吸衰竭常伴C02潴留,易导致呼吸性酸中毒。
143.B 本例为老年慢阻肺患者,病史30年。Pa0250mmH9,可诊断为COPD所致的Ⅱ型呼吸衰竭。COPD合并的呼衰常导致呼酸(占41.5%)、呼酸合并代碱(占11%~34%)、呼酸合并代酸(占5%~13%)。若为失代偿性呼酸,则pH轻度降低;若为呼酸合并代碱,pH可维持在正常范围;若为呼酸合并代酸,则pH显著下降。正常pH为7.35~7.45,本例为pH7.10,已显著下降,故呼酸合并代酸的可能性最大。
144.D 本例为COPD引起的Ⅱ型呼吸衰竭,宜采用持续低流量给氧,原因详见第140题解答。
145.D
146.C参阅第134题解答。
147.ABCD 参阅第135题解答。
148.ABCD 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为:过度通气造成的呼吸性碱中毒;通气不足造成的呼吸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气道压力过高引起的气压伤,如气胸、纵隔气肿或间质性肺气肿;有创人工气道长期存在并发的呼吸机相关肺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31 14:21 , Processed in 0.044799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