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考研初试考前抢分大战打响,各路名师纷纷预测考点,广大考生要抓住机会,学会对比删选,选择重要考点强化复习,下面分享法硕考研法制史考前终极预测,大家抓紧看看。
2016法硕考研:刑法考前终极预测
一、简答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罪刑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犯罪构成的概念;犯罪构成的意义;危害行为;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广义的危害结果和狭义的危害结果;单位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意外事件的三个特征;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异同;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刑法上认识错误的概念、种类、处罚原则;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特别防卫;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类型;犯罪中止的分类;对中止犯的处罚;共同犯罪的认定;特殊共犯的概念和特征;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结果加重犯的概念、特征和处断原则;法条竞合犯;刑罚的概念和特征;刑罚的目的;特殊预防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一般预防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关系;量刑情节的概念、特征、种类;酌定情节的概念及种类;累犯的种类;累犯和再犯的区别;自首的种类;自首与特别自首的区别;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原则的基本适用规则;缓刑的概念;一般缓刑的法律后果;减刑的条件;假释的概述;假释与减刑的区别;假释与缓刑的区别;假释与监外执行的区别;假释的法律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概述;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劫持航空器罪;交通肇事罪的概念、构成特征;交通肇事中责任事故的认定;交通肇事罪的罪数的认定;重大责任事故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概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具体行为;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伪造货币罪;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洗钱罪;集资诈骗罪;保险诈骗罪;逃税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逃税罪构成初犯的条件;抗税罪的概念和特征;抗税罪的转化;假冒注册商标罪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和特征;合同诈骗罪;非法经营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拐卖妇女、儿童罪的8种加重情节;诬告陷害罪;侮辱罪;诽谤罪;诽谤罪与侮辱罪的界限;诽谤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报复陷害罪的概念和特征;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虐待罪;遗弃罪;抢劫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转化型抢劫罪;抢劫罪的加重情形;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盗窃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客观方面;诈骗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侵占罪和盗窃罪的区别;职务侵占罪和盗窃罪、诈骗罪的区别;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界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伪证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伪证罪和诬告陷害罪的界限;包庇罪和伪证罪的界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脱逃罪;医疗事故罪;非法行医罪的概念和特征;非法行医罪和医疗事故罪的界限;污染环境罪;贪污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国家工作人员具体包括;挪用公款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3种情形;挪用公款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挪用公款罪和贪污罪的界限;受贿罪;斡旋受贿;受贿罪和贪污罪的区别;利用影响力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渎职罪概述;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和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界限;徇私枉法罪与受贿罪结合;徇私枉法罪和伪证罪的界限;私放在押人员罪;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概念和构成特征;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和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界限;战时自伤罪的概念和特征
二、论述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要求;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犯罪的基本特征;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单位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刑法中因果关系对承担刑事责任的意义;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特点;单位犯罪的概念,成立条件与处罚原则;刑法上的认识错误的概念,种类,处罚原则;
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犯罪既遂的概念,标准,形态和对既遂犯的处罚;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犯罪未遂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犯罪中止的分类及对中止犯的处罚;共同犯罪的认定;主犯和首要分子的区别;教唆犯的刑事责任;牵连犯;吸收犯;刑罚的功能;死刑适用及其限制性规定;量刑的概念和原则;累犯的构成条件;共同犯罪自首的认定;假释;抢劫罪的加重情形;
三、案例分析
危害行为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刑法上认识错误的概念,种类和处罚原则;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特别防卫;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的概念,特征和类型;犯罪中止;从犯及其刑事责任;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共同犯罪与停止形态;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转化犯;量刑情节的法定情节;累犯的种类;特别累犯的概念和构成条件;累犯的刑事责任;自首的意义和种类;自首的认定;共同犯罪自首的认定;数罪自首的认定;立功;缓刑的法律后果;假释的概述;假释的法律后果;放火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洗钱罪;集资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8种加重情节;抢劫罪;转化型抢劫罪;抢劫罪的加重情形;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界限;抢劫罪和绑架罪的区别;盗窃罪;诈骗罪;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职务侵占罪;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界限;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妨害公务罪的罪数认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窝藏、包庇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组织卖淫罪;强迫卖淫罪;传播性病罪;嫖宿幼女罪;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贪污罪和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的界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限;受贿罪;斡旋受贿;行贿罪;徇私枉法罪
各章重点
第一章 绪 论
1、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内容与体现
2、刑法的效力范围
第二章 犯罪概念
1、犯罪的定义
2、犯罪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犯罪构成
1、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内容
2、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3、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和区别。
4、危害行为
5、广义的危害结果和狭义的危害结果;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
6、因果关系对承担刑事责任的意义及因果关系的认定
7、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四分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
8、司法解释中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证据,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9、单位犯罪主体
10、无罪过事件:意外事件、不可抗力
11、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异同
12、犯罪过失的种类: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13、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概念、表现形式及评价
14、事实上的认识错误分为:客体错误、对象错误、手段错误、行为偏差、因果关系错误
第四章 正当化事由
1、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2、特别防卫
3、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4、紧急避险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5、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6、避险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7、避险过当的概念
8、避险过当的基本特征
9、避险过当的刑事责任
第五章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1、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不存在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
2、犯罪既遂的形态
3、实害犯、危险犯、行为犯的定义及其特征。
4、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
5、犯意表示和犯罪预备的区别
6、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区别
7、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
8、犯罪未遂的分类
9、对未遂犯的处罚
10、犯罪中止的概念和特征
11、犯罪中止的分类
第六章 共 同 犯 罪
1、共同犯罪的概念
2、共同犯罪的认定
3、必要共同犯罪
4、特殊共同犯罪
5、主犯和首要分子
6、主犯的刑事责任
7、从犯及其刑事责任
8、教唆犯及其刑事责任
9、共同犯罪与犯罪预备、未遂;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