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
| 性味
| 功效
| 临床应用
|
北沙参
| 甘、微苦,微寒,肺胃
|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 1、用于肺阴虚的肺热燥咳,干咳少痰,或痨嗽久咳,咽干音哑等2、用于胃阴虚或热伤胃阴,津液不足的口渴咽干、舌质红绛,或胃脘隐痛、嘈杂、干呕等
|
南沙参
| 甘,微寒,肺胃
| 养阴清肺,祛痰,益气
| 1、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见干咳少痰,或痰粘不易咯出者2、用于热病后气津不足或脾胃虚弱,而见咽干口燥,舌红少津,食少不饥者
|
麦冬
| 甘、微苦,微寒,心肺胃
|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 1、用于肺阴不足,而有燥热的干咳痰粘、劳嗽咳血等2、用于胃阴虚或热伤胃阴,口渴咽干,大便燥结等3、用于心阴虚及温病热邪扰及心营,心烦不眠,舌绛而干等
|
天冬
| 甘、苦,寒,肺肾
| 养阴润燥,清火,
生津
| 1、用于阴虚肺热的燥咳或劳嗽咯血2、用于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证
|
百合
| 甘,微寒,肺心
| 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 1、用于肺阴虚的燥热咳嗽及劳嗽久咳,痰中带血等2、用于热病余热未清之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等
|
石斛
| 甘,微寒,胃肾
| 养阴清热,益胃生津
| 1、用于热病伤津之低热烦渴、阴虚虚热不退等证2、用于胃阴不足等证
|
玉竹
| 甘微寒,肺胃
|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 1、用于阴虚肺燥的干咳少痰2、用于热病烦渴及消渴等
|
黄精
| 甘,平,脾肺肾
| 滋肾润肺,补脾益气
| 1、用于肺燥干咳少痰、阴虚劳嗽久咳等2、用于脾胃虚弱证3、用于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
枸杞子
| 甘,平,肝肾
| 补肝肾,明目,润肺
| 1、用于肝肾不足的腰酸遗精,及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内障目昏,消渴等2、用于阴虚劳嗽
|
桑椹
| 甘,寒,肝肾
|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 1、用于阴血亏虚的头晕耳鸣,目暗昏花,失眠,须发早白,遗精等2、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及肠燥便秘等
|
银耳
| 甘,平,肺胃
| 滋阴润肺,养胃生津
| 1、用于阴虚肺燥或虚劳久咳,干咳痰少,痰中带血等2、用于热病伤津或素体虚弱,胃阴不足,口渴咽干等
|
*墨旱莲
| 甘酸寒,肝肾
| 补肝肾阴,凉血止血
| 1.肝肾阴虚的头晕目眩,须发早白,腰膝酸软,遗精耳鸣,2.阴虚血热的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
|
*女贞子
| 甘苦凉,肝肾
| 补肝肾阴,乌须明目
| 肝肾阴虚的目暗不明,视力减退,须发早白,腰酸耳鸣及阴虚发热。
|
黑芝麻
| 甘,平,肝肾大肠
|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 1、用于肝肾精血不足的头晕眼花,须发早白等2、用于血虚津亏的肠燥便秘
|
龟甲
| 甘、咸,寒,肝肾心
|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
| 1、用于阴虚内热,阴虚阳亢及热病阴虚风动等证2、用于肾虚骨痿,小儿囟门不合等证3、用治阴虚血热,冲任不固的崩漏、月经过多等4、用于心虚惊悸,失眠,健忘
|
鳖甲
| 咸,寒,肝肾
|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
| 1、用于阴虚发热,阴虚阳亢,阴虚风动等证2、用于癥瘕积聚,疟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