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8|回复: 0

法律硕士冲刺练习:刑法320道(4)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刑法是法律硕士考研的重点科目,考生需要认真备考,尤其是在冲刺阶段,一定要统筹全局,把握好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做题可以帮助考生巩固知识,查漏补缺,为此新东方在线小编奉上320道有关刑法的练习题目,希望考生通过做题来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下面请看
    试题31:管制的期限为(     )。
    A: 半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 B: 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C: 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D: 三个月以上,5年以下
    答案: B
    试题32: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中止 B: 犯罪预备
    C: 犯意表示 D: 不构成犯罪
    答案: B
    试题33: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     )。
    A: 预备形态 B: 实行过程中
    C: 预备形态和实行过程中 D: 预备形态和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实行过程中
    答案: D
    试题34:紧急避险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
    A: 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害的威胁 B: 危险即将来临
    C: 危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实施 D: 只要能避免危险不惜造成任何危害
    答案: A
    试题35: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错误的说法是()。
    A: 必要限度指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比所避免的损害要小 B: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C: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答案: D
    试题36: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指行为人(     )。
    A: 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 B: 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
    C: 实现其内心愿望的起因 D: 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
    答案: B
    试题3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关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错误的是(     )。
    A: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责任能力 B: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C: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D: 精神病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负刑事责任
    答案: D
    试题38: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 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
    C: 不构成犯罪 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
    答案: C
    试题39:有关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错误的说法是(     )。
    A: 我国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始于生效日,终于废止日 B: 在溯及力问题上,我国刑法采取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C: 我国刑法在公布一段时间后再施行 D: 它与刑法的空间效力范围共同构成刑法的效力范围
    答案: C
    试题40:我国刑法对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 属地原则 B: 属人原则
    C: 保护原则 D: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答案: D
    做题时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依据和方法,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够认真对待这些题目,把自己之前所掌握的知识充分的调动起来解决问题,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5 20:03 , Processed in 0.06761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