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2|回复: 0

2016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记忆(1)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考研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知识量大、考点繁杂,需要考生逐一攻克。今天我们要复习的知识点是相关要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2016心理学考研知识要点:记忆(1)
    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
    人脑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来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测量记忆保持量的方法有回忆法、再认法、节省法和重构法。
        2.记忆的过程
    (1)编码:相当于"记"。
    (2)存储。
    (3)提取。相当于"忆"。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
      3.记忆的种类
    (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2)情境记忆与语义记忆(图尔文)。
    (3)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4)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安德森)。
    (5)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与逻辑记忆。
      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脑学说:①整合论:拉什利认为记忆是整个脑皮层活动的结果。②定位说:记忆由脑特定部位负责。③SPI理论:图尔文的记忆SPI理论,用于解释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SPI理论假定存在五种主要的记忆和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境记忆系统。这些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中都存在一定的顺序,在加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联系。SPI理论假设这些系统:编码串行、存储并行、提取独立。
    (2)相关的脑区:①颞叶中部及皮层下结构(海马、杏仁核)。②前额叶。
    (3)脑细胞机制:①反响回路:白鼠跳台实验证明其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②突触结构:丰富环境与贫乏环境小白鼠实验表明,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神经元突触的持久性改变;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可能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③长时程增强作用:传递信息的神经元和接收信息的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强度增加。海马可能是长时记忆暂时性储存场所。
    (4)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①核糖核酸;②激素。
    跟很多资料一样,我们的整理只是作为一个辅助,切不可过于依赖,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查缺补漏,努力把复习资料的用处最大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6 19:11 , Processed in 0.04479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