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0|回复: 0

2015心理学考研:西方心理学重点(17)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方心理学的历史和体系》是统考心理学考研的重要参考书目,通过它考生可以了解西方心理学重要的流派如结构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等,尤其在准备心理学复试时一定要认真看一看。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和广大考生分享考研复习的各种资料和信息,下文是有关西方心理学历史和体系的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复习,做好准备。
      2015心理学考研:西方心理学重点(17)
   
      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原型)
    意识
    人格→“心灵”
    个体潜意识(情结)
      (二)人格结构理论
    【意识】人的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伴随着生命的诞生而出现。
    【个体潜意识】与意识中的自我最接近,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是发生在个体身上与个体的经验相联系的心理内容。
    【情结】就是一组一组被压抑的心理内容聚集在一起的情绪性观念群,也就是具有相对自由性的一簇簇潜意识的心理丛,它决定着人格的取向和发展动力。
    【集体潜意识】是在生物进化和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心理上的沉淀物,是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固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集体潜意识不是后天习得的,而是种族先天遗传的;它不是被遗忘的部分,而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东西。)
    【原型】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与本能相区别的,本能是一种典型的行为模式,原型是一种典型的理解模式;本能与原型又是相互依存的,本能是原型的基础,原型是本能自身的潜意识意象。
    原型的种类:人格面具、阿妮玛和阿妮姆斯、阴影和自性。
    ①人格面具——人在公共场合中表现出来的人格方面,其目的在于表现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的认可。
    ②阿妮玛和阿妮姆斯——又称男女两性倾向。阿妮玛指男性心灵中的女性成分或意象;阿妮姆斯指女性心灵中的男性成分或意象。
    ③阴影(阴暗自我、“兽性”)——一切不道德的欲望和倾向。
    ④【自性】即潜意识中的自我,指自我的本性,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其作用是协调人格的各组成部分,使之达到整合统一,即自我实现。
      (三)心理类型学
    1、态度类型
    荣格划分了内倾和外倾两种态度类型。内倾型的人其心理活动经常指向自己的内部世界,外倾型的人好社交、活泼、开朗、喜欢标新立异,易适应环境。事实上,许多人介于两者之间。潜意识中的类型与意识中的态度类型相反。
    2、功能类型:①思维;②情感;③感觉;④直觉。
    3、态度类型与功能类型的组合:
    ①外倾感觉型——常注意并记住事物的外部特征,追求欢乐,活泼有魅力,精明而求实。
    ②外倾直觉型——对不确定的事物有敏锐的感觉,易变而富有创造性,做事常凭主观预感。
    ③外倾思维型——对事物的结果感兴趣,对结果后面的观念不感兴趣,思维常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④外倾情感型——为人热情,乐于助人,思维常被情感压抑。
    ⑤内倾感觉型——对事物有深刻的主观感觉,情绪易受外部影响,注重事物的效果。
    ⑥内倾直觉型——具有超然直觉,富于幻想,性情古怪,思想往往脱离现实,体验奇特怪异。
    ⑦内倾思维型——喜欢抽象思维,遇事主观,待人冷漠,倔强偏执,情感受压抑。
    ⑧内倾情感型——富有同情心,沉默寡言,不易接近,内心体验丰富、强烈。
        心理动力学
    动力系统——向人格提供各种能量。
    1、心灵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或自给自足的能量系统。
    2、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动力。
    3、心理值是测量心理能量的标准。
    4、等量原理和熵原理。
    【等量原理】指用于某种心理活动的能量减少或消失,意味着另一种心理活动的能量增加或产生。
    【熵原理】心理能量的分布和流动是有方向的,这种方向性是为了保持心灵所有结构之间的平衡。
    5、心理能量的前行和退行。
    【前行】指人利用日常生活经验来满足环境的需要。
    【退行】指通过剥夺对立机能的能量,使对立机能的值逐渐丧失,最后用新的机能取代对立机能。
    6、能量输导系统。
    【能量输导】当一种新的活动模拟本能活动时,本能的能量就会被纳入到这种新的活动中的现象。即心理能量必须经过一个能量输导系统,发生能量转换,纳入到新的活动中,才能像物理能量那样做功。心理能量是通过模仿或制作的方式进行能量转换的。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①无序阶段——婴儿期;②君主阶段——自我开始发展;③二元论阶段——区分主客体。
    2、青年时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心灵的诞生”时期
    主要任务:克服童年期意识狭窄的倾向,努力培养自己的意志力量,不要过分迷恋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否则他就会在人生的后半段发生障碍,不利于实现个性化。
    3、中年时期(从35岁或40岁到老年期)
    如日中天,事业有成,社会地位和家庭都比较满意的时期,但也容易出问题,如中年期心理危机。
    4、老年时期
    喜欢沉浸在无意识中,喜欢回忆过去,更愿意考虑来世生活问题。
        希望上文中的内容,大家能够用心去记忆,把握好西方心理学的每一个章节重点要点,争取为心理学专业考研打好基础,赢得理想的分数,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7 03:11 , Processed in 0.04670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