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回复: 0

《心理学》首轮复习自测模拟试题答案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学》首轮复习自测模拟试题答案二
      新东方在线汇集整理了《心理学》首轮复习自测模拟试题答案供考生参考,希望对参加2014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复习资料请持续关注新东方考研频道!
    一、 单项选择题:
    1-5 B B B D C 6-10 C D B B A 11-15 C C B C C
    16-20 A B B C D 21-25 B A D B C 26-30 C A C A A
    31-35 C B C B B 36-40 B D A B A 41-45 B B C C B
    46-50 D C D A D 51-55 A A A B B 56-60 C B A B A
    61-65 B B B B C
        二、 多项选择题
    66.ABC 67.ABCD68.AB 69.ACD 70.ABCD 71.ABC 72.ABD
    73.ABCD 74.AC 75.ABC
        三、简答
    76、
    77、
    答:错觉指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地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而出现的种种歪曲的现象。对错觉主要有以下三种假设:
    (1)眼动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描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根据这种理论,垂直-水平错觉是由于眼睛作上下运动比作水平运动困难一些,人们看垂直线比看水平线费力,因而垂直线看起来更长一些。但也有另一些事实说明,这种理论是不能成立的。
    (2)神经抑制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中期,有人根据轮廓形成的神经生理学知识,提出了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这是从神经生理学水平解释错觉的一种尝试。这种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彼此接近时,网膜内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的活动,因而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结果,人们看到的轮廓发生了相对的位移,引起几何形状和方向的各种错觉,如波根多夫错觉等。
    (3)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人们在知觉三维空间物体的大小时,总把距离估计在内,这是保持物体大小恒常性的重要条件。当人们把知觉三维世界的这一特点,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于平面物体时,就会引起错觉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觉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
    产生错觉不仅有客观原因,而且有主观原因。研究错觉的成因有助于揭示人们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
    78、
    1、语言的表征(language representation)就是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例如,“狗”在头脑中的表征,或许是一只狗的表象,或许是一个命题——“狗是一只会叫、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的家畜”。
    由于语言具有不同的层次,语言表征也有不同的层次,语言既可以是词语的表征,也可以是句子的表征、课文的表征。语言以何种方式表征还存在争论,它或许是以表象的方式表征的,或许是以命题的方式表征的,或者两种表征方式都存在。
    在语言表征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心理词典(mental lexical)。心理词典是指保存在大脑中的一部词典,它储存了大量的词条,每个词条又包括词的写法、语音以及词义等各种知识。心理词典中的词语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如按照词的使用频率来组织,高频词排在前面,提取较容易;低频词排在后面,提取较难。
    在心理词典中,每个词有一个词条,每个词条又包括形、音、义等方面的信息,这种表征方式称为局部的表征方式,近年来,人们又提出分布表征的概念。分布表征的观点认为,词的形、音、义知识并不是储存在单个结点上,而是分布在网络的各个单元中。例如,英语的每个单词都有一些字母组成,每个单词还有语音、语义、句法等方面的特征,按局部表征的观点,有关这一单词的所有知识都储存在网络的某一个结点上。而分布表征的观点认为,单词的每一种特征并不是与一个单词发生联系,相反,这些特征分布在网络的各个单元中,与其他单词共同使用每一种信息,这种表征方式称为分布表征。
    79、
    答:(1)维果斯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和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他进一步探讨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实质。他认为人类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从低级心理机能逐渐向高级机能发展的过程。同时,他着重研究了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教学与儿童智力发展的关系,并提出恶劣以下三个重要的思想:第一,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第二,提出了“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的思想;第三,提出了“学习的最佳期限”的思想。维果斯基是智力发展内化学说的最早提出者之一。
    (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心理发展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最有影响的心理发展观。他的理论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第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思想的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理论;第二,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高中生智力发展的路线;第三,首次将数理逻辑作为刻画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工具;第四,构造了发生认识论的理论框架;第五,创造了一套研究儿童智力发展的独特理论。
    (3)维果斯基和皮亚杰都注重个体内外交互作用。前者更注重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后者主要强调个体对外部信息主动的建构。前者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后者提出了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两种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4)对教学实践的启示: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启发我们要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同时要探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由此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另外还要注意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皮亚杰的理论启发我们要对儿童的认知结构和知识建构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儿童所处的不同思维阶段来设计教育训练活动。
    80
    答: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包含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两个方面:
    (1)在刺激变量中,刺激的类型、强度、复杂程度和呈现方式都会影响反应时。
    类型:不同类型的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觉通道的反应时不同,同一类型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通道的不同部位反应时不同。
    强度: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刺激的反应时最短,较弱的刺激反应时较长。
    复杂程度:主要是指刺激的数目和相似性。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相似性越大,反应时越长。心理旋转实验反映了刺激相似性对反应时的影响。心理旋转实验共有三种实验条件:第一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是相同的,只是经过了平面二维旋转;第二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也是相同的,只是经过了三维的前后旋转;第三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有相似性,但实际是不同的。这个实验的结果是:(1)二维旋转和三维旋转的图形具有相似的斜率;(2)心理旋转呈线性规则,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反应时间也发生变化。
    刺激呈现的差异:实验证明,反应时间的长短和物体偏离双眼视野中心的程度有关,一般而言,物体偏离双眼视野中心的距离越大,则反应时间也越长。
    (2) 机体变量影响反应时间
    ①适应水平:在此处适应是指在持续刺激的作用下,感受器发生的变化。
    ②准备状态:是指机体对于某种行为做出的准备情况。
    ③练习次数
    ④动机:是由于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
    ⑤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后者指不同个体之间在品质和属性上存在的任何差别。
    ⑥酒精和药物作用
        四、综合
    81、
    1)形式训练说认为两种学习涉及相同的官能,前次学习会使该种官能得到提高并对后来也涉及该官能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这一理论所提倡的实际是对能力的培养,只有提高学生能力,才能真正的以不变应万变。当前我们更重视知识的学习而不是能力的培养。
    2)共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两种学习内容上有共同的元素时才发生迁移。无论所涉及的官能如何相同,也是不能发生迁移的。这一理论说明,并不是所有内容间都是可以迁移的。所以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更有效的发挥迁移的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并非任意两个学内容间都是可以迁移,不要刻意去追求。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是一种接受性的学习,而不是发现性的学习,因此,学生的迁移能力往往比较低。
    3)概化理论,是由贾德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共同成分只是迁移产生的必要条件,而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而且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另外,鲁宾斯坦提出的分析概括说,认为概括是迁移的基础,概括本身是揭示本质的联系。迁移发生的机制是对两个课题的分析和概括。在教学中要求我们加强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的教学。这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做得比较好的。
    4)认知结构的迁移理论,是由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理论,他认为教师主要通过“先行组织者”来认知结构的变量,从而产生学习的迁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提高学生原有认识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从而促进学习迁移的实现。
    5)关系转换理论认为迁移的产生主要是对两次学习情境中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所迁移的不是两个学习情境的共同成分,而是两个学习情境中共同的关系。霍约克等人提出符号性图式理论,两种学习内容的符号图式相同时,则产生迁移。结构匹配理论和辛格莱等人提出的产生式理论中也强调先前知识的编排方式对迁移也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最优的知识结构。这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和教学内容,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知识结构的优化就成为课程改革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6)格林诺等人提出的情境理论则认为迁移问题主要是说明一种情境中的学习支参与某种活动,将如何影响在不同情境中参与另一种活动的能力。这要求我们在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善于利用学习情境来促进自己的学习。
    82、
    答:(1)柯尔伯格用海茵茨偷药的两难故事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表现在道德判断上。道德判断能力随年龄发展而发展。他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①前习俗水平。在这一水平上,逻辑推理局限于具体直觉。在具体经验和观察中进行学习。第一阶段:他治道德;第二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标和交换。
    ②习俗的水平。在这一水平上,个人力图针对具体现象进行部分的逻辑运算。第三阶段:人际的互相期待,关系和人际遵从;第四阶段:社会系统和良知。
    ③后习俗水平。这个阶段中个人能够进行抽象的逻辑推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或效用和个****利;第六阶段:普遍性的伦理原则。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但具体到每个人,时间有早有迟,这与文化背景、交往等有关。要促进儿童道德发展,必须让他们不断接触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以利于讨论和展开道德推理的练习。
    (2)这个理论对我我们工作的启示
    ①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的思想品德课改革和环境课程的建设有着借鉴作用。需要促进道德教育的课程建设,增强道德教材的感染力。
    ②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层次化、序列化、系列化的研究和实践中。首先应该对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规律要有充分的认识,并按照道德发展的顺序来建立道德教育计划。
    ③实现道德行为上要创造更多的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来应用已经获得的道德认知,以促成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系统的内化。
    83
    答:
    a)独立样本检验
    H0: 1=2
    H1: 1≠2
    双尾检验,  =.05,df= 10 - 2= 8, tcrit= +2.306
    S1=S S1/df1=33.5 S2=S S2/df2=37.5
    F-max= S2/ S1=1.12
    不能拒绝H0,两种处理下作业成绩无差异,t=0.53, p>0.05
    b)相关样本检验
    H0: 1=2
    H1: 1≠2
    α=0.05, 双尾考验, df=5-1=4, tcrit=+2.776
    ΣD=10 , ΣD=24
    S=[ΣD-(ΣD)/n]/df=(24-100/5)/4=1
    SD=sqrt(S/n)=sqrt(1/5)=0.447
    tobs= Dbar-0/ SD = (9-7) /0.447=4.474
    tobs > tcrit
    拒绝H0,两种处理条件下作业成绩有显著差异, t=4.474, p
    c) 如何解释a)b)二者的不同结论
    a)是独立样本,b)为相关样本,在相关样本t检验中,去除了个体差异的因素,使得误差方差减小,所以在检验平均数差异的时候效力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13 12:30 , Processed in 0.06010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