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73|回复: 0

学姐分享:311教育学考研经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1教育学属于统考专业,是教育学硕专业课之一。专业课要背的内容有很多,如何合理规划呢?下面新东方在线分享一位学姐的311教育学考研经验,大家可以参考借鉴。
    个人情况:三本院校,西班牙语专业,但是后来发现真爱是学前,所以决定跨专业考研。高中是理科生,所以可能文章密度比较大,废话不太多,阅读费劲,见谅
    1 为什么要考研?
    如果考研,最重要的我想应该是学习动机,因为时间跨度比较久。你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是内部动机是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比如你喜欢孩子,想要在别人成长的路上给予帮助,对于教育方面有热情或者认知内驱力,外部动机比如不想工作,想弄个文凭,或者就简单轻松个两三年。外部动机相对于内部动机来说容易获得,但是持续时间较短,而且个人经验一般动力强度和面对问题时的积极程度都会随着时间有所磨损。建议在做决定之前去相应行业岗位实习一下,看看喜不喜欢,合不合适。想好你要干什么可以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2 时间。
    因人而异吧,也许有人几个月就可以。我三跨,没有第二次机会,所以比较重视,开始的早。去年11月买的参考书,但是到6月学期结束前是预习轮,不太能算。真正复习是暑假一轮,9~10月二轮,11月~12月中三轮,考前查漏补缺。总体上前紧后松,暑假开始基本上每天8小时吧,8月底一轮结束high了一周。9月到11月大概多加一个小时,10月份玩了两天。12月就6小时,状(xiu)态(xi)第一,内容上根据个人情况,哪里不会补哪里。
    3 准备资料:
    1)参考书。一般的话6本就够了,比较有要求的话11本。因为6本覆盖了311统考考题70%选择题和90%主观题,剩下的中外教史要看其他参考书,教育学是参考书,教育文件,有的是论文,比较分散,比如07年蔡元培的“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和15年拿破仑的巴黎理工学校。
    2)大纲。我用的比较多,高教,厦大。考山东和上海的不能全背高教,否则压分。高教和厦大的系统性好一些,但是高教的心理学动机以后的部分不要当真。当时一轮我看高教以为不考分类学习心理呢,一看考题,重点。。。厦大后期才买,但其实可以提前一点,作为补充。
    3)题目&模拟卷。其实我能买的都买了但是都没怎么写。你会惊喜的发现,他们跟视频老师强调的重点一样,跟真题的重点不一样。。。所以还是要按真题抓准重点。其实这次也是有点吃亏,因为一直看视频多多少少还是受到点影响了。不然考的更好,哈哈。
    准备资料就是这些。
    4 方法:
    a)背框架背框架背框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也是之前一个学长强推的。最好能自己徒手整理出来,一般三级左右的框架。
    b)书写!!!!!!考场上,我写完的考卷我自己都不想看,这是我最遗憾的地方,之前一年的字帖白练了。
    C)学姐效率秘籍:视频,在通勤的时候。上课下课,吃饭洗衣扣脚丫,反正没事的时候就听。不限于311,英语政治也可。奇效!学姐帮你看过了,同场赴考群众中,此技能使用百分比≤1%。
    D)心态调整。其实,静下心想,心浮气躁的时候是不是都是心里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没有底的时候?是不是迷茫,没有方向的时候?这个时候不要逼自己,因为他已经很努力了。放松两天,给自己放两天假,什么都不要想就好好玩(这个时候让你学你也学不进去,不如好好玩呢,你说是不是),等你休息好了才有精力面对自己,很多时候问题离远一点反而看的清楚,很多时候要开心的那天,问题思路也就清楚了。
    5 具体安排
    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这只是我自己的计划。三跨,工程跨度一年,1600H有效学习时间,仅供参考。
    a) 11月~6月:0轮(预习轮)。
    What:看书写笔记,6本书,时间重点放在教育心理学和外教史。
    How:做好计划分配,做到每读完一章,笔记框架清晰,三级标题完整,核心知识点全备。因为内容说实话,确实不少,而且体量大跨度长涵盖广,所以要抓好重点和框架。从学习心理学角度上讲,笔记是你的认知结构,书本是知识结构,笔记贴合书本,就能达到理想学习效果。一章看完,笔记再另外过一遍,就大概知道她里面讲的什么了(当然,基本上隔天就忘)。这个时候基本上看完一本脑子最后剩的不多。没关系,总是有个过程的。教育学研究选择性忽略。
    b )暑假:一轮。
    What:看视频,看讲义(综合笔记),大致背个重点和标题。目标是心中建立起框架,把书看薄。
    How:这个时候有很多概念是混乱的,甚至是不理解的。多看视频听听老师讲课,或者查查资料,不难。在寻求帮助时,找工具性帮助(别人帮助你理解)是上策,替代性帮助(别人帮你做)是下策。
    C ) 9~10月:二轮。
    What:2个月五门课,时间按记忆难度和自己掌握程度分配,一般一门一周半。
    How:程序上,听一遍课-------记忆一遍大纲-------再看一遍书------最后框架形式整理出来。
    关于记忆:主要就是理解,重复。当然技巧也是有的。一就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重复次数的复习时间安排,刚复习完一个模块马上进行复述,上午复习的下午再看一遍,第二天学习新内容之前再来一发,基本上半个月吧,脑子都是清清楚楚。二,就是从上次薄弱的地方开始。因为记忆有前摄抑制效应,学习效果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弱。尤其是外教史,刚开始看会觉得每个国家法案就像网红,虽然知道不是一个人,但是总感觉看上去差不多。
    d )11月~12月中,三轮。
    What:同上。时间缩短至一门一周。
    How:程序上,看讲义-----背框架-----默写框架。科目顺序上,先难再易。二论轮完其实自己对自己的情况有感觉了,哪里薄弱哪里情况比较好,不清楚可以先模拟一下,恩,或者三下。。。看看自己哪里不足,哪里杠杠的,方便计划的调整与制定。当你复习完自己觉得最困难的一科后,会感觉整个311都容易了一半。
    e) 考前:
    What:就把以前背了忘的再捡一下。
    Why:我的记忆规律是,两周以内的记忆很清楚,以外的就看缘分了。
    How:同上。
    Don't:怕。相信我,有之前的基础,捡起来很快的。做人要有自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做事情还有什么乐趣。
    6 公共课(分不在高,够用就好)
    1)政治:
    a)资料:红宝书和肖1000。但是关注点不要局限在肖1000,因为它出在新大纲之前,新加的内容不包括,删去的内容还在。暑假看马哲政经视频,这部分需要理解,推荐张鑫张俊芳。张鑫强推,考验帮的政治就他最好,马原刚听完课做真题都基本不会错。而且讲课超可爱,讲到实事求是的时候,有省级领导看成了足球是宝,“我们部分领导素质过硬啊”。而且马原懂了,选择题波动小,大题字数少。最后半个月时政找找徐之明。
    b)安排:9~10月一轮,11月12月中二轮,都是看了红宝书做肖四,不懂的和做错的都划线。这时候选择题搞定了,剩下大题,弄清出题答题思路,会答即可。考前一定要再过一遍红宝书划线部分,双杠是重点,为选择题。选择题不能只看肖四,跟真题出题模式和重点不一样的。今年我就是因为12月很多浪费在肖四上瞎得瑟去了,看书少了,多选好几道不确定。
    2)英语:
    资料:就是10年真题,外加英语作文书。我本身基础不错,四六级裸500来分。主要就是把真题里面单词搞定,然后语法可以的话就基本能看懂了。
    单词:推荐朱伟的单词视频。但是经济和文化的部分不要听他说。比如sanction(制裁,批准)是sanc-(神)的词根是因为中世纪国家权力,包括许可与剥夺,基本都是教会教皇统辖的,不是因为sanc-听起来像thank这么来的额。Recession经济衰退也是正常资本市场周期现象,除了1922年大萧条还有大小很多次。虽然不喜欢他胡吃白扯一些词的相关背景,但是他的业务水平确实不错的,听了一两个月确实有进步。而且他的单词都是真题里的,不会的记下,最后一个星期背,奇效。
    新题型:我一直比较头疼,最后一个月才突破的,今年比较简单,讨巧了。主要是要放弃以前以为新题型最简单的想法,想着他是考研新题型,不是看开头结尾两句就可以的,认真对待,也不要有畏难心理,即可。
    作文。唉,我的痛。今年阅读题写的太顺了,作文剩下来五十分钟。于是脑洞大开,觉得需要通过创作来突破一下自我。。。至今无法原谅当时的我。而且自己的模板我都想好怎么套上了。。。。作文据说平均分20/30,北京上海模板分低一些。看你个人怎么想了,要不要早准备。我十月底月开始找作文,到找到合适的花了半个月。很多太Chinglish了,我都看不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4 18:01 , Processed in 0.05765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