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2|回复: 2

历史学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各章节分析+练习(第14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东方小编为2014备考历史学专业的考生奉上中国近现代史各章节分析+练习,针对中国近现代代史的各个章节,给予重要考点的解析和复习建议,最后搭配练习,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下面首先看第14章节的内容。
    第十四章拨乱反正(1976~1978年)
        内容概述
    本章内容主要是“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虽然时间跨度很短,但拨乱反正仍然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过程,它包括形式上的和思想上的两个部分,拨乱反正为日后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虽然结束了“文革”的十年动乱,但是“文革”留下的政治、思想、组织和经济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文革”中的和“文革”以前的“左”倾错误还没有得到全面的清理和纠正,全国还处于困境之中,所以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就成为了文革结束后的迫切任务。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严重阻碍了拨乱反正的正常进行,如果思想路线不正确,就无法进行彻底而认真的拨乱反正,无法清除“文革”留下的混乱。对思想的拨乱反正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禁锢下解放出来,摆脱了过去长期形成的“左”倾错误的束缚,恢复了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同时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他们肩负起历史的重任,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习建议
    本章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拨乱反正之上,分为形式上的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其中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是重点内容,其中涉及“两个凡是”和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而最终这个任务的完成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中,考生应对这些内容重点掌握,可能在史料分析题或是简答题中出现。
      核心内容
    拨乱反正面临的任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各方面内容。
        命题预测
    考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所作出的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要有一定的理解,可能会在简答题中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7-8-6 15: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
    A.民族地区也推广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B.少数民族地区经过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后进人了社会主义阶段
    C.落实了民族政策,实行了对外开放 D.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乡镇企业,发展民族经济
    2.在努力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过程中,遇到的严重障碍是( )
    A.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的错误 B.江青的顽抗态度
    C.社会秩序还极为混乱 D.许多地区受无政府主义干扰
    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的( )
    A.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B.决定走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C.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D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
    4.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它的意义中不包括( )
    A.使人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中解放出来 B.恢复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
    C.摆脱了长期以来的“左”倾思想束缚 D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拔乱反正
    5.1979年中共中央召开讨论经济工作的会议,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新的八字方针,同1960年提出的八字方针,相同点在于( ) A.调整和提高
B.改革和充实 C.巩固和提高 D.调整和整顿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对各方面社会关系的调整?( )
    A.调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B为国民党投诚人员平反 C.给地主分子改定成分 D.平反冤假错案
    7.在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其前提不包括( )
    A.全面认识建国以来的历史道路 B.完成其他方面的拨乱反正
    C.科学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 D.正确评价毛泽东和他的思想
        二、名词解释
    1.“两个凡是”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三、简答题: 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就。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B【解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是在建国初期进行的,并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考生应将其放在我国民族政策大的框架中考查。
    2
A【解析】长期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所积累下来的“左”倾思想根深蒂固,一些实事求是的想法被当做是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文革”结束后,时任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主要领导的华国锋就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左”倾的错误。
    3.B【解析】《决议》从根本上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除此之外,《决议》还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连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并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4.D【解析】这次大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但是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要到十一届三中垒会后才全部完成,考生应注意区分,本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
    5.A【解析】1960年的八字方针内容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而新的八字方针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所以相同的地方在于调整和提高。考生除了注意字面意思之外,还应分别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掌握。
    6 D【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平反“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是同调整社会关系同时进行的,除了以上三项之外,还有其他五方面的内容,需要考生重点掌握,可能在简答题中出现。
    7.B【解析】拨乱反正既要纠正实际工作中的错误,更重要的是思想方面的拨乱反正,而且不仅要纠正“文革”中的错误,还要纠正“文革”前就有的“左”倾错误。本题需要考生注意其他三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7-8-6 16: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名词解释
    1.“两个凡是”:“两个凡是”方针是华国锋在1977年公开提出的,方针的具体内容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方针实际上是延续了“文革”以来“左”的思想路线,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的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而“两个凡是”明显严重阻碍了拔乱反正工作的正常进行。邓小平率先批评了“两个凡是”,认为它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歪曲,而强调应恢复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实现思想方面的拨乱反正。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此决议是在1981年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审议并通过的。《决议》对建国32年以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了正确的总结,从根本上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除此之外,《决议》还肯定了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并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解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在“文革”结束后不久便提出的,其中包含了中共新一代的领导集体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态度,尤其是对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起到了重大作用,考生需注意《决议》中提到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对“文革”的评价,对毛泽东的个人评价等,此内容也可能在选择题中出现。
        三、简答题
    【答案要点】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一致同意中央政治局所提出的决策,及时果断地停止使用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结束全国范围的群众运动,把全党的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全会公报重中毛泽东作出的“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的正确论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应该按照严格区别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去解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去解决,决不允许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界限。全会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和以前的“左”倾错误,作出了从1979年起,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是党在政治路线土最根本的拨乱反正。
    会议回顾了建国以来的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认为毛泽东1956年《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的基本方针,既是经济规律的宏观反映,也是社会政治安定的重要保证,仍然有重要指导意义。明确提出了党的改革、开放任务压一些政策。
    全会深入讨论了农业问题,强调从调动8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的指导思想出发,讨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问题,决定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试行。全会认为,全党目前必须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只有大力恢复和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坚决地、完整地执行农林牧副渔并举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连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全会认真地讨论了“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某些问题。会议为1975年的所谓“右倾翻案风”、1976年4月的天安门事件平反;同时审查和纠正了过去对彭德怀、陶铸、薄一波、杨尚昆等所作的错误结论。会议对民主与法制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会议指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强调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党的统一领导和各个生产组织的有效指挥建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在人民内部的思想政治生活中,只能实行民主的方法,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会议对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毛泽东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即坚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坚决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必须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主义出发,思想僵化,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会议对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和论述。根据党的历史经验,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严肃党纪,强调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集体领导。
    针对第14章节的概况,复习建议及复习重点,上文给大家做了一些分析,希望对考生能有所帮助,提高自己的复习效果,做好考前备考。
    新东方小编预祝各位考生2014考研顺利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6 02:23 , Processed in 0.061633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