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60|回复: 12

历史学考研:中国近现代史各章节分析+练习(第6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东方小编为2014备考历史学专业的考生奉上中国近现代史各章节分析+练习,针对中国近现代代史的各个章节,给予重要考点的解析和复习建议,最后搭配练习,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下面首先看第6章节的内容。
    第六章北洋政局与社会革命
      内容概述
    本章内容为袁世凯死后到南京政府统治前的军阀统治阶段,与北洋军政府统治这条主线并行的另一条线索是国民党主导的反军阀斗争。同时在这个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并达到了高潮,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共产党建立、发展、壮大,与国民党展开了第一次合作,并进行了北伐战争。
    袁世凯身后,北洋各系开始了割据火并的局面,其原因除了帝国主义为了自身利益,扶持不同的军阀势力,还在于中国地方农业经济的影响,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现了一定的半殖民地特征。而在南方,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孙中山继续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进行反帝、反军阀的斗争,坚决反对帝制的复辟,维护民主共和。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有所提高,激发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外由于是在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无暇东顾,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但是,它仍然没有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基本特点。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对封建文化根基的动摇,但接下来的新文化运动对其进行了颠覆。由全国性革命运动所带动的民主思潮,刺激了在文化领域的一场革命,主力是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就是新文化运动,它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对维护封建专制的学说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作用,是促进了同时期传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从而使其在当时众多的学说中脱颍而出,在中国得到了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新的纪元,与此同时反军阀的民主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并最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反过来进一步为工农运动创造了条件,也为接下来的北伐、夺取政权提供了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7-8-6 15: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复习建议
    考生在复习北洋军阀统治的内容时,注重对各个派系不同的政治主张加以区分,除此之外,也要注意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需要着重掌握。
    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重点是运动产生的背景,尤其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生和壮大,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的代表人物和代表学说,注意考查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同中国的现实情况相结合并脱颖而出的,同时不要放松对同时存在的不同学说的掌握。
    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到国共合作北伐,期间有过若干重要的会议和文件,需要考生重点掌握,着重掌握这次统一战线的成果,并能同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注意国共合作中指导方针的确立以及变化。
    核心内容
    军阀割据与帝制复辟;反北洋军阀的斗争;北洋政府统治下的社会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文化运动的产生背景;运动中的学说与人物;运动的意义与影响;新文化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的过程和影响;国共两党合作前及合作中的历次重要会议;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北伐战争的全过程和伴随进行的工农运动。
    命题预测
    考生应注意对北洋军阀各个派系之间不同的政治主张多加留心,并多从积极的方面来考查北洋政府统治下的中国社会。近年来,随着档案的解密,对国民党的研究成为热点,尤其是国民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做法成了学术研究的核心,考生对此需要多加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7-8-6 16: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近代中国各派军阀的共同点有( )
    ①始终打着维护共和制度的旗号②利用中央政权排斥异己 ③都试图夺取中央政权④以帝国主义列强为靠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2.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的准确表述是(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C.1923年的《中国国民党宣言》 D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原则
    3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张民主共和 R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挽救民族危亡 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4.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中国国民党的政治纲领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 )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推翻满清的反动统治 C.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D实现共产主义
    5.下列哪一项不是在北伐战争中发生的?( )
    A.“万县惨案” B.“一三惨案” C.“南京惨案” D.“济南惨案”
    6.国民大革命时期,哪些省份的农民运动最为活跃?( )
    A广东湖南湖北江西 B广东广西山东河北 C.江西湖北河南山西 D.广西湖南河南山东
    7.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收回九江和汉口英租界的是( )
    A.广东革命政府 B.广州革命政府 C.武汉国民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
    8.黄埔军校的建立,有哪些新特点?( )
    ①聘请外国军事教官 ②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同等重要 ③开设了自然科学课程④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9.“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在于要不要( )
    A.多研究一些具体问题 B.多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C谈论理想的主义 D用理想主义解决根本问题
    10.“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
    A.国会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 B.南方、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
    C.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争 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7-8-6 17: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11.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新文学具有重大影响的有( )
    ①陈独秀的《敬告青年》②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③鲁迅的《狂人日记》④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2.袁世凯统治时期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的总理是( ) A.唐绍仪 B.赵秉钧 C.熊希龄 D.段祺瑞
    13.第一次国共合作采取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最早提出这种方式的是( )
    A.共产国际 B.中国共产党 C.孙中山 D.廖仲恺
    14.下列选项中对袁世凯死后的新旧约法之争,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新约指的是《中华民国约法》 B.段模瑞支持新约 C.最后以南北统一告终 D.新约被全部废除
    15.中华民国军政府是由下列哪个军阀成立的?( ) A.张作霖 B.曹锟 C.徐世昌 D.吴佩孚
    16.下列选项中,达成于1913年进行的西姆拉会议期间的有哪些?( )
    ①《西姆拉条约》②划定“麦克马洪线”③《中英会议藏印条约》④《中英续订藏印条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是下列哪一个?( )
    A.李大钊和邓中夏在北大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B.陈独秀在上海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C.陈独秀主持成立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D李大钊、张国焘等人成立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18.中国革命必须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的理论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
    A.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 B.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 C.中共第三次代表大会 D.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下列选项中,哪一项是20年代初中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
    A.安源路矿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省港大罢工 D.香港海员大罢工
    20.国民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其内容不包括( )
    A.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特色 B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C.强调民主权利是所有人共有的 D.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7-8-6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下列哪一项能够体现国民党中“西山会议派”的主张?( )
    A干涉制约中共的责任及权力 B积极争取大资本家的经济支持
    C.取消中共党员的跨党党籍 D.继续同中共保持合作
    22.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面临的处境中不包括( )
    A.南京国民政府不承认其合法性 B.武汉政府处于经济封锁之中
    C.“七·一五”事变 D.广东、四川不服从其统治
    23.近代以来上海城市的发展历史中,对于其所呈现出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租界与华界并存 B.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巨大的推动力
    C.成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 D.是全国城市中租界最多的
    24民国建立以后,新旧思潮流派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 )
    ①共和体制还是专制体制②是否反对帝国主义③文化的开放还是保守 ④白话文的应用与否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民国时期,新旧思潮流派的争鸣中,一个中心的议题就是体制,下列选项中,代表无政府主义的是( )
    A.“孔教会” B.“心社” C.“学衡派” D现代新儒学学派
        二、名词解释
    1.西原借款 2.护法运动 3.整理国故 4.北京政变 5.马日事变 6.彭湃 7.黄埔军校 8.“五卅运动” 9.广州中华民国政府10.中山舰事件
11.江浙财团 12.《文学改良刍议》13.西山会议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00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366
发表于 2017-8-6 19: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史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我读《新青年》里鲁迅君的《狂人日记》,不觉得发生了许多感想。我们中国人,最妙是一面会吃人,一面又能够讲礼教,吃人与礼教,本来是极相矛盾的事,然而他们在当时历史上,却认为并行不悖的,这真正是奇怪了。
    《狂人日记》内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觉得他这日记,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戴着礼教假面具吃人的滑头伎俩,都被他把黑幕揭破了。”
——吴虞《吃人与礼教》
    请回答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我们加入国民党,但仍旧保存我们的组织,并努力从各工人团俸中,从国民党左派中,吸收其真有阶级觉悟的革命分子,渐渐扩大我们的组织,谨严我们的纪律,以立强大的群众共产党之基础。
    我们在国民党中,须注意下列各事;(1)在政治的宣传上,保持我们不和任何帝国主义者任何军阀妥协之真面目。(2)组织国民党集全力于军事行动,而忽视对群众之政治宣传,并组织国民党在政治运动上妥协的倾向,在劳动运动上改良的倾向。(3)共产党党员及青年团团员在国民党中言语行动都须团结一致。(4)须努力使国民党与苏俄接近,时时警惕国民党,勿为贪而狡的列强所愚。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1923年7月
    请回答国共合作的经验和教训。
        四、简答题
    1.简述袁世凯复辟失败的原因。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本土化特点。
    3.中国共产党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理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是怎样发生转变的?
    4.为什么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称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7-8-6 2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C【解析】近代军阀虽然割据一方,但是他们都不以此为最终的目的,都希望夺取中央的政权,所以虽然战乱频繁,但没有产生大的分裂。另一个特点就是争取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实际上是以在华利益换取自己的势力扩张或自保。
    2.D【解析】新的三民主义同原来的三民主义有着很大的区别,不仅代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相一致,所以成为了国共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础,考生需要对这点自容着重记忆。
    3.D【解析】在戊戌变法之后,激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只是在政治领域进行革命还不足以救亡图存,更深的原因还是在于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腐朽,所以只有将传统文化中腐朽的概念加以批判,才能成功。
    4.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两个纲领的了解,其中推翻帝国主义压迫是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纲领中明确提出的,国民党的政治纲领中并无体现。而实现共产主义是在中共最高革命纲领中出现的,孝生需加以注意。
    5.D【解析】北伐战争时期,帝国主义直接派军队干涉北伐,派军舰开进长江,武力相威胁;制造惨案,如“万县惨案”“南京-惨案”、“一三惨案”,而济南惨案是1928年发生的,已经不属于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时期了。本题是细节题,考生应注意区别不同时期的事件。
    6.A【解析】在国民大革命的同时,也在国共两党的推动下,农民运动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高涨起来,由于革命的战场主要在北方,北方在军阀的控制之下,所以农民运动主要集中在南方,考生应注意将此考点放在农民运动的历史中来考查。
    7.C【解析】1927年1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决定以武汉为首都,此后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国租界,意义在于使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运动有了一定的进展。
    8.B【解析】1924年5月在广州附近的黄埔岛,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由孙中山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它是一所国共合作、共同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在强调军事训练的同时,还注重对学员的政治教育。
    9 D
10.D【解析】府院之争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围绕是否应该参加对德国宣战而产生的争斗,实质上是美日在争夺中国的较量。也可以看出在一战期间,列强侵华格局发生了变化,原来以英法为主导转向以美日为主导。考生应注意此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考查。
    11.C【解析】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把对文学改革的建议,归纳为“八不主义”,是对新文学形式所做的初步设想,意义较为重要,而鲁迅则将反封建的内容和白话文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考生应该注意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作,可能在选择题和名词解释中考到。
    12.C【解析】袁世凯统治时期,内阁更选频繁,1913年7月,熊希龄出任内阁总理,并宣称要建立“第一流人才和第一流经验”的内阁,所以通常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但是此后,掌握大权的仍然是袁世凯。
    13
A【解析】1928年,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的特别会议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积极主张以中共加入国民党,并对其进行改造的方式来推动革命。最后,会议决定在孙中山按民主原则改组国民党的前提之下,中共党员及共青团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7-8-6 2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14.D【解析】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上台,仍然依照《中华民国约法》来发布命令,这等于承认了袁世凯封闭国会、登基称帝是正确的,遭到了滇系、桂系军阀的通电反对。最后规定在宪法颁布之前,仍然遵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是《大总统选举法》仍然有效。
    15.A【解析】1927年6月张作霖自封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拥有国家的元首资格,成立了中华民国军政府,同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相互对抗。
    16.A【解析】1913年到1914年中国、英国及西藏地方政府三方代表就西藏问题在印度西姆拉进行谈判,中方代表驳斥了西藏代表的无理要求,但是英方代表还是与西藏代表私下达成了《西姆拉务约》井划定了“麦克马洪线”,都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
    17.A【解析】1920年3月李大钊和邓中夏在北大组织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中国最早的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陈独秀在上海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5月成立,随后共产主义小组在全国各地建立了起来。
    18.B【解析】1922年在中共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大会提出了现阶段的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实际上是提出了中国革命两步走的理论,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考生应注意对历次中共代表大会内容的掌握。
    19
B【解析】京汉铁路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是军阀是佩孚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组织下,两万多工人全部罢工,震惊中外,并导致了吴佩孚对罢工工人的血腥屠杀,即“二七惨案”,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快速发展阶段,考生应注意对此考点的掌握。
    20.D【解析】概括《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内容,实际上是新三民主义,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虽然也是在这次大会上通过的,但是并不在《宣言》内容之中。考生应注意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各项内容。
    21.C【解析】“西山会议”是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召开的一届四中全会,有国民党的部分委员参与,会议决议取消所有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跨党党籍,取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开除汪精卫的党籍,在上海另建中央。此题可能在名词解释中出现。
    22.C【解析】
由于蒋介石的“清党”,导致国民党内部发生分化,蒋在南京宣布成立国民政府,使武汉政府面临困境,包括经济和军事上的封锁。但“七·一五”事变是武汉国民政府针对共产党及进步人士的镇压和捕杀。
    23.D【解析】此题考查中国近代史上的城市发展问题,是近代史研究上的热点问题。其中全国租界最多的城市是天津。此外,考生还需注意这个时期全国其他城市发展的特点,以及这些城市发展的共同特点。
    24.A【解析】民国建立之后,由于几千年集权统治的倒台,使得传统的价值体系和伦理道德开始瓦解,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还无法接受这种改变,进而变得保守,并反对革命,所以这一时期的争论主要是围绕体制和文化来进行的。
    25.B【解析】无政府主义在20世纪初就传入了中国,但是真正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在民国时期,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刘师复,其“师复主义”被称为“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心社”就是刘师复在广州创立的无政府主义团体,其他的还有“晦鸣学社”。考生应对此有大致的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19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96
发表于 2017-8-6 22: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名词解释
    1.西原借款:段祺瑞政府通过西原龟三向日本借了一系列款项,其中最大的八次借款总额达l.45亿日元,这笔外债就叫西原借款。为取得这笔款项,把东北的修筑铁路、砍伐森林和采矿等一系列中国主权,出卖给日本,为日本后来全面侵占东北埋下隐患。段祺瑞则利用这一借款,建立起“参战军”,进一步加强了皖系军阀的实力。
    2.护法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斗争。段祺瑞被继任总统黎元洪罢职后,唆使北洋督军叛变独立,以武力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孙中山又连续通电西南各省,呼吁拥护约法和国会,起兵讨伐北洋群逆。
    【解析】在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实际进入了由各个派系的军闽轮流执政的时期,孙中山想依靠军阀的支持来维护约法,实际上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失败是注定的。考生应区别护法运动与同时期的其他运动的性质。
    3.整理国故:在新文化运动达到顶点、新思潮最为高涨的1919年,胡适却突然提出了要“整理国故”的号召。此论一出,便引起争论。有人热烈响应,并身体力行,使“整理国故”运动取得了至今仍令人赞叹、堪称丰硕的学术成就。
    【解析】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关于中西文化的争论始终是焦点问题,整理国故的目的是为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清理,在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引发了大讨论,反响很大。考生应将其放在新文化运动的整体过程中来掌握。
    4北京政变: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被任命为第三军总司令,出古北口迎战奉系军阀的军队。但他率部返回北京,从城北的安定门进城,包围了总统府,迫使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下令停战并解除吴佩孚的职务,监禁总统曹锟。冯玉祥在北京召开政治军事会议,决定请皖系军阀段祺瑞执政,电请孙中山入京共商国是。
    【解析】北京政变的目的虽然是积极的,但是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说明在当时的情况下,北洋军阀同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势力庞大,并不能通过简单的政变就能取得革命的成功。
    5.马日事变:1927年,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率叛军袭击省总工会等革命机关、团体,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释放所有在押的土豪劣绅。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工农群众百余人被杀害。事变后,许克祥与国民党右派组织了“中国国民党湖南省救党委员会”,继续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因21日的电报代日韵目是“马”字,故称这次事变为“马日事变”。这一事变是武汉汪精卫集团开始叛变,并准备与南京蒋介石集团合流的信号。
    6.彭湃: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海陆丰农民运动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被誉为农民运动的大王、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1929年8月24日因叛徒出卖而被捕,英勇就义,时年仅33岁。
    【解析】20世纪20年代是中共领导下的工人农民运动快速发展的时期,彭湃就是这一时期农民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考生应注意对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著名领导者的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708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188
发表于 2017-8-6 22: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7.黄埔军校:黄埔军枝是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简称,该校成立于1924年5月,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学校仿照苏联红军的培养模式,引进了政治工作制度,在强调军事训练的同时,也注重对学员的政治教育。
    【解析】考生需要注意的是黄埔军校作为圆共合作的产物,注重了政治素质的培养,同时军校的作用还体现在广东的统一和北伐战争中。
    8.“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在上海爆发,并很快席卷全国。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焱性反帝爱国运动,它标志着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帝国主义的屠杀,点燃了中国人民郁积已久的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怒火。上海全市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总罢工、总罢课、总罢市。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从工人发展到学生、商人、市民、农民等社会各阶层,并从上海发展到全国各地,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斗争中受到很大锻炼,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干部,党组织也得到极大发展,在斗争实践中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党领导大规模的群众斗争奠定了基础。
    9.广州中华民国政府:北京国民政府由于被北洋军阀相继控制,对内无法平息混战,对外则大举外债,丧权辱国,所以在群众的心日中逐渐失去威信。孙中山在广州认识到了这一点,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国家,所以在1921年广州国会上,决议将军政府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并选举孙中山为大总统。
    【解析】考生应注意的是将广州中华民国政府与其后建立的广州国民政府相区别,前者是孙中山建立的,存在时间很短,而后者则是在孙中山死后建立的。
    10中山舰事件:1926年,开始执行反共政策的蒋介石,设计将中山舰调出广州,随后又以该舰未接命令擅自移动为名诬其阴谋暴动,随即下令逮捕该舰舰长、中共党员李之龙,并展开一系列的清共行动。事件发生后,蒋介石开始大举逮捕共产党人,将全军共产党代表撤销并驱逐,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全体共产党员退出该军。蒋介石等人制造“中山舰事件”,目的是夺取在粤海军实力,清除军队中的共产党力量。此举背叛了孙中山制定的三大政策,是国民党右派势力分裂国共合作、企图夺权的信号。
    11.江浙财团:是民国时期以上海为基地的江苏、浙江籍人士或江浙两省的大银行和大企业资本集团的总称,是中国最大的财团。银行资本集团以其金融实力成为这一财团的核心,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尤其是银行业迅速发展的产物。这种以上海为主要活动基地的若干大企业资本集团和大银行的一定程度上的结合,被人们比拟于帝国主义金融资本,称为“江浙财团”。
    【解析】江浙财团是中国金融业短暂繁荣的一个表象,但是由于江浙财团无法改变对官僚资本的依附,所以无法脱离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独立生存,最终还是沦为其附庸,逐渐失去了经济上的主导地位。考生应注意民国时期金融货币行业的发展状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5 23:17 , Processed in 0.091989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