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41|回复: 0

2016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教育学考研的重要内容,考生在复习中要把握只是脉络,结合做题更好的去理解。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整理总结教育研究方法复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大家认真记忆。
    2016考研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教育实验研究
    教育实验研究(4个要点)
    (一)教育实验的准备阶段(教育实验研究的设计)
    1、陈述研究的问题并提出研究假设
    2、确定实验处理,处理即教育实验中所要操纵的自变量的变化
    3、列举群体、样本、试验单位、抽样方法及样本大小
    4、选择因变量及适当的测量手段
    5、判定需要控制的五官因素,选择控制方法,设计控制方法和预测控制的程度
    6、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并提出相应的统计假设
    (二)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
    1、测验的敏感性作用。前测与实验处理发生作用,并导致结果不能推广到未经过前测的群体中
    2、被试取样不具代表性。表现为取样偏差,被试取样没有代表性
    3、实验安排的副效应。指实验情境措施对被试的影响,比如霍桑效应
    4、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一个被试受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处理,会产生一种后遗效应,导致不能推广到单独处理中
    (三)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的关系
    概念:
    内在效度: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即因变量的变化,确实由自变量引起,是操作自变量的直接结果,而非其他未知加以控制的因素所致。
    外在效度:涉及实验研究结果的概括化、一般化和应用范围问题,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关系: 1、实验效度是每一个实验必须考虑的问题、实验效度只是成都的问题,效度不会全有或全无。
    2、没有内在效度便无所谓外在效度;内在效度高并不一定具有较高的外在效度。
    3、二者往往难以都得到完全满足,又是却彪了一种效度,就会削弱另一种效度。
    (四)教育实验变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1、消除。控制变量的最彻底的方式是不让五官变了接入到研究情境中去,完全排赤字自变量和因变量对应关系之外。
    2、恒定。有些无法排除的五官变了,可以采取使这些变量在研究过程中保持恒常不变。
    3、均衡。通常的做法是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让无关变量产生的作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都一致,都保持平衡。
    4、抵消。通过轮组设计可以抵消实验顺序的影响。
    5、随机。随机化控制是研究者最常用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控制无关变量的方式。随机化指被试的随机取样、随机分组、随机分配实验处理等。

   名称
方法
消除

恒定
对实验条件、对象、过程的同一或同质化
均衡
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
抵消
轮组设计
随机
随机取样、随机分组、随机分配实验处理
忙法
单盲、双盲
统计控制法
统计方法
    6、盲法。盲法是指采用隐蔽手段,控制实验参与者的偏差或期待的一种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
    7、统计控制法。
实 验 设 计 的 优 缺 点

优点
缺点
前测
可以在实验处理前提供被试的某些信息
前后测相互效应
   前测与实验处理相互作用
前后侧
通过前后测得差异验证实验处理的效果
前后测相互效应
   前测与实验处理相互作用
控制组
控制历史、成熟、统计回归、联系效应等因素影响

随机
控制选择与成熟交互左右,控制被试缺失


   
教育实验的主要格式

    类型

    单组前后测设计(前)
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不等控制组)(准)
随机分派控制组后侧设计(真)
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真)
所罗门四组设计(真)

   
    含义
只有一组非随机选择的被试,无对照组,只给予一次实验处理,有前测和后侧,用前后测得差异来作为实验处理效应。
有实验组和控制组,但非随机取样;实验处理可随机纸牌,都有前后测。这是应用最普遍的设计。
随机化选择被试和分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两组均只有后测.
随机分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控制组则不给于实验处理;两组均进行前后测。
随机选择被试和分组,两组无前测,一前测组合一无前测组接受实验处理,四个组均有后测。把前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是较理想的设计。

    格式
G: O1 X O2
   X:实验处理
   O:测试或观察
   R:被试已被随机分派和控制

    G1: O1 X O2
    G2 :O3 O4

    RG1:  X O1
    RG2:  O2

    RG1: O1 X O2
    RG2:O3 O4
RG1: O1 X O2
   RG2: O3 O4
   RG3: X O5
   RG4: O6

   
   
    优点
(1)右前侧,可以在实验处理前提供被试的某些处理
   (2)通过前后测,可以提供实验处理前后两次观测条件下行为变化的直接数据,能明显验证实验处理的效果
   (3)被试兼作实验组,便于估计被是个体态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有控制组,有前后侧,可以控制成熟、历史、练习效应、工具等因素影响
(1)消除前侧和后侧、前测与自变量的交互影响内在效度高
   (2)可以控制乐事、成熟练习与统计回归的影响
(1)因为是随机分配,可以控制选择、被试缺失等因素
   (2)有控制组,可以控制成熟、练习、统计回归等因素
(1)可以将前测的反复效分离出来克服了实验组、控制组仅施后侧设计和实验组、控制组前后侧设计两种设计的缺点
   (2)实验者可以对四个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多种比较
   (3)实验者还可以运用2*2方差分析来处理四个组的实验数据

    缺点
(1)没有控制组,不能控制历史、成熟及统计回归
   (2)前测可能影响后侧产生实验误差
(1)不是随机分组,选择与成熟交互作用会降低实验效度
   (2)前后测交互作用
不能那个对被试缺失加以控制
前测与实验处理产生交互影响
   
   
它需要更多的组来完成实验,难以找到四个等组的样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 京ICP备09058993号 )

GMT+8, 2024-5-6 09:52 , Processed in 0.058518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