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95|回复: 16

历史学考研:中国古代史各章节分析+练习(第6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东方小编为2014备考历史学专业的考生奉上中国古代史各章节分析+练习,针对中国古代史的各个章节,给予重要考点的解析和复习建议,最后搭配练习,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下面首先看第5章节的内容。
      第六章隋唐五代
    本章主要内容是中古史的内容,这个阶段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也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一系列的制度的肇建对于以后社会的走向影响可谓深远,这个时代也正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大纲要求考查的内容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隋朝的统一及其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唐朝对隋朝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唐朝几个重要的统治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唐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农民起义,两税法的实行、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之争;隋唐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思想,文化、科技;另外,还有五代十国的概况等。
    (1)581年,杨坚建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自董卓之乱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为南北经济的发展交流创造了条件。
    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它变汉魏而启唐宋,是一个承先启后的重要朝代。为了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如确立三省六部制,创立科举制,推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制定《开皇律》,开通大运河,统一度量衡,很多一直为后代沿用和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后期制度体系的基本格局,对后世尤其是唐影响深远。
    隋朝灭于杨广之手,由于他的暴政,导致了强大的隋王朝二世而亡。实际上,隋炀帝既是一个暴君,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如营建洛阳,开通运河,创立进士科,经营西域等。
    (2)李渊建国到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沿着上升的路线,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当时唐王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
    安史之乱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开元时期,唐玄宗任贤使能,励精图治,把唐王朝的繁荣推向了极盛的顶点;他的统治后期,安于现状,溺于声色,加速了朝政腐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酿成安史之乱,唐帝国由极盛的顶峰趺落低谷,从此一蹶不振。
    唐后期,政治腐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使唐王朝的统治江河日下。在经济上,南方经济持续发展,逐渐确立对北方的优势,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刘晏主持江淮财政改革,为中唐经济的起色奠定基础;扬炎在建中年间推行两税法,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具有承先启后,转折过渡的意义,
    唐朝是我国多民族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当时周边的少数民族,北方有突厥、薛延陀、回纥,西南有吐蕃、南诏,东北有棘辐、契丹等。唐朝前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周边各民族的拥护,唐天子被拥护为“天可汗”。安史之乱后唐朝边防内收,与少数民族时战时和,不过和平友好仍是主流。
    唐王朝是亚洲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外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源源不断来到中国交流、求学、贸易;唐到国外的商人、僧侣也是很多。唐朝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往国外,造纸术、炼丹术通过阿拉伯传往欧洲。天竺的佛学,医学、历法,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的摩尼教、袄教、景教、伊斯兰教一起涌向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盛极一时。
    中国文化史上,唐朝是一个百花竞放的黄金时代,当时的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书法、科技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唐文化树立了不朽的丰碑,达到中国文化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
    (3)五代十国(907~960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分裂时期,是唐王朝藩镇割据的继续。唐王朝灭亡后,北方先后出现了粱、唐、晋、汉、周五个割据政权,南方出现了九个小的割据政权,加上北方的北汉,合称“十国”。北周世宗柴荣时期进行改革,发展经济,实现了中原的再度统一,为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经济方面,北方因战乱而凋敝,南方相对繁荣,长江下游和四川地区经济发展最为迅速。吴越修治钱塘江堤防,开发西湖。金陵和成都是全国著名印刷业中心,扬州、越州、蜀是造纸基地。
    文化方面,词在五代时期取代了诗,成为中国文学的主流。战乱使北方许多文人南迁,云集西蜀、南唐等地,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7-8-6 15: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复习建议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高度发展的时期,是古代史上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当然也是历年命题的重点。
    (1)考生对于本章的内容从思想上要有足够的重视、清醒的认识,深刻地了解本章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上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2)考生应该扎实自己的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的扎实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取得满意的成绩。基础知识是准确答题的前提所在,尤其是在考试改革以后,出题的重点更是强调基础。本章内容时间跨度较长、事件较多而且繁琐,制度上的创建更是前所未有的,要求考生基础必须扎实,只有这样才能对于这个阶段有一个比较准确而且全面的定位。
    (3)这个时期的知识点较多,可以分朝代记忆理解。分别从隋朝和唐朝两个朝代来把握,如隋朝可以从隋的统一;隋代的制度性创建、改革;经济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交流几个角度来复习;唐朝可以从唐的建立;几个重要的统治时期;制度的继承和变化;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对外交流的频繁;民族关系的融洽、冲突;以及唐后期出现的一系列的矛盾、社会问题等。
    (4)也可以换个角度,可以从这个时期的不同的角度、领域来复习。政治制度上,隋唐两代的中央机构的运转、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之间存在的继承和改进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创建、改进;经济上,隋开凿大运河的影响、对于后世的作用,隋唐均田制和租庸调的实施,唐中后期的两税法改革,这之中的变化的规律、原因、影响;隋唐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又可以从手工业、农业、商业等角度来把握;唐中后期的统治混乱、内部矛盾尖锐,又可以和五代十国的纷争联系起来。这些就都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概括综合能力,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5)考生要从整体上来把握这个阶段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影响。隋唐时期在中国古代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它既是对于前代的总结和继承,更是规定和影响了以后社会发展的轨迹和方向。
        核心内容
    隋朝统一及其经济、政治制度改革;隋炀帝亡国;唐朝的治世时期,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武则天时期;唐前期的政治制度改革,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考课制度、监察制度、法律制度的建立完善;唐代赋役制度改革;藩镇割据的原因、影响;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唐代开明的民族政策、与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的关系;非常频繁的对外交流,主要是与日本、朝鲜、天竺等国的关系;繁荣的隋唐经济文化概况;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
    命题预测
    本章内容无疑是以往各高校命题的一个重要点,虽命题形式改革,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考生应作全面的复习。隋唐时期的经济、制度改革是每年几乎必考的题目;科举制度、两税法、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隋唐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交往也都是历来命题的热点;另外,近年来对于盛世的研究、考查较多,考生应关注“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以及武则天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7-8-6 16: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隋唐时期实行租庸调制,其中“庸”所起的作用是( )
    A.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C.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 D.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唐朝设立了一些机构管理新疆地区,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下列哪一机构是唐朝设立的?( )
①北庭都护府②乌里雅苏台将军③安西都护府④伊犁将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种类多,交换规模大,交换方式多。试回答3~5题:
    3.我国银行最早的雏形是唐朝时期出现的( ) A.柜坊 B.交子 C票号 D.市舶司
    4.随着商业的发展,唐朝在货币和金融方面有一些重要的进步,以下表述全面的是( )
    A.开元通宝流通和柜坊的出现 B.全国货币的统一和柜坊的出现 C.邸店经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 D.邸店和柜坊成为最早的金融机构
    5.下列关于隋唐钱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隋时使用五铢钱 B.唐朝开元年间开始颁行“开元通宝” C.“开元通宝”为唐朝通用货币 D.“开元通宝”成为以后历代货币的范式
    6.唐朝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不包括( )
    A.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B.繁荣的经济文化 C.发达的对外交通 D.指南针用于航海
    7.《资治通鉴》中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举,中书诏敕或有差池,则门下当行驳正”。这说明唐朝时期的中央机构( )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 C.程序烦琐,效率低下 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
    8.下列描述中,能够说明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南移趋势的是( )
    A.四面立邸,四方奇珍,皆所积集 B.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 C.天下之盛,扬为首 D.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9.我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法典是( )
    A.《开皇律》 B.《唐律疏仪》 C.《武德律》 D.《大清律例》
    10.隋唐时期造船业发达的城市是( ) A.扬州 B.宣州 C.洛阳 D.益州
    11.隋唐时期陆路交通线和海路交通线都可到达的地区是( )
    A.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B.南亚次大陆、南洋诸岛 C.南亚次大陆、日本列岛 D.朝鲜半岛、南亚次大陆
    12.下列关于隋唐时期的手工业生产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能够制造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B.出现了秘色瓷 C.丝织业吸收了波斯技术 D.制瓷业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区
    13.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国破”指的是( )
    A.安史之乱 B.唐末农民起义 C.金灭北宋 D宋金议和
    14.世界天文史上最早实地测量子午线的记录是由谁进行的?( )
    A.张衡 B.祖冲之 C.僧一行 D.郭守敬
    15.“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倒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朝诗人这首《调笑令》反映的工具是( ) A.翻车 B.筒车
C.曲辕犁 D.坎儿井
    16.神龙元年,张柬之等人趁武则天病重发动政变,拥立( )为帝,武周政权结束 A.李旦 B.李显 C李隆基 D李治
    17.下列哪一项内容与唐玄宗有关?( )
    A.戒奢从简,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宝 B虚怀纳谏,知人善任,量才受职 C.破格用人,刨立自荐求官制度 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和禁建新寺
    18.实行两税法之时,在位的皇帝是( ) A.唐德宗 B.唐肃宗 C.唐文宗 D.唐武宗
    19.唐朝对陶瓷业有“南青北白”之说,其著名的产地各是( ) A.越窑、邢窑 B.越窑、定窑 C.汝窑、邢窑 D汝窑、定窑
    20.隋唐时的冶铸业已普遍采用的技术包括( ) ①切削 ②抛光③焊接④使用机械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旗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封大柞荣为渤海郡王
D.与赤带朱丹和亲
    22.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 ) A.民间商贸交往 B使臣互往通好 C.以佛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23,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是( ) A.制瓷技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冶铁技术
    24.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十百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①统治者推崇佛教②佛经浅显易懂③雕版印刷佛经④人们盼望安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值得重视的进步观点和具有进取精神的观点是( )
    ①自然界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②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③自然与人互相作用 ④实践对人们认识有一定的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6.唐太宗说:“以史为镜,可见兴亡;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
    ①反复强调“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②任用贤臣.善于纳谏③戒奢从简 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7.关于我国石窟艺术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石窟是封建统治阶级宣传佛教的产物②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和绘画艺术的宝库◎千佛洞是世界艺术宝库之一④石窟艺术反映了隋唐社会繁荣的景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8.隋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平定江南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岭南一带的平定是在谁的帮助下完成的? ( )
    A.洗夫人 B.孙夫人 C.慕容三藏 D.裴矩
    29.松赞干布的活动包括( )①统一西藏高原,定都逻些②命人创制吐着文字③仿唐制设置各级官府④与唐会盟,建立盟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0.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医学著作是( ) A.《四部医典》 B.《诸病源候总论》 C.《千金方》 D.《唐本草》
    3ll提出帝王“受命不于天,于其人”观点的唐代思想家是( )A.刘禹锡 B柳宗元 C.韩愈 D.柳公权
    32.初唐书法三大家是( )
    A.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 B欧阳询、虞世南、张旭 C.欧阳询、柳公权、褚遂良 D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
    33.与秦汉史学相比,唐代史学的特点是( ) ①产生了第一部史论专著②出现了典章制度的专史 ③确立了官修正史的制度 ④首创了纪传体通史巨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4.五代十国统治者获得政权的典型方式是( ) A.利用自己控制的藩镇武装 B.取得北方少数民族的武力支持 C.利用农民起义造成的局势
D.控制朝廷大权发动宫廷政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7-8-6 18: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35.封建农民起义军首次提出平均思想是( ) A.秦末农民起义 B.东汉末年黄巾起义 C.隋末农民战争 D.唐末农民战争
    36.下面有关兵制的内容,与唐玄宗有关的是( ) A.不再实行军民异籍 B.增加了军府的数量 C.开始实行募兵制 D.府兵地位不断下降
    37.现今我国裕固族的祖先是( ) A.甘州回鹘 B.西州回鹘 C.黑水靺鞨 D.云南南诏
    38.自唐至清,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的城市是( ) A.扬州 B.泉州 C.明州 D.广州
    39.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古代学习、吸收了外国经济文化成果的是( ) ①《缀术》②唐乐③熬糖法④班田制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0.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都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轻徭薄赋 B.重用人才 C.减轻刑罚 D善于纳谏
    唐玄宗前期设置的藩镇不仅后来使唐朝走向衰落,而且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严重影响。据此回答41~44题:
    41.当代史学界认为安禄山、史思明反唐是一场叛乱,其基本理由是他们( )
    A.烧杀抢掠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B.挑起内战削弱了边疆的防御 C.割据扩张分裂国家 D.后果严重使唐朝由盛转衰
    42.下列有关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所决定 B.由地方势力权力过大所致 C.由安史之乱直接引起 D.严重破坏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最终加速了唐王朝的灭亡
    43.后晋一个节度使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这说明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实质是( )
    A.后晋节度使掌权 B唐朝后期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C.各政权统治者都想依靠武力统一全国 D.分裂局面是节度使造成的
    44.最后废除节度使的是( ) A.周世宗 B.宋太祖 C.宋太宗 D.宋真宗
    45.下列有关曲辕犁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曲辕犁早在中国汉代即已使用了②曲辕犁在中国出现至少比欧洲早一千多年③我国古代的农业工具和农耕技术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④处于“蒸汽时代”的欧洲农业技术革新,滞后于同时代工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6.唐诗人温庭筠的《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此诗反映的是( ) A.南诏与唐朝关系密切
B.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C.唐朝与新罗友好相处 D.日本与唐朝友好往来
    47.骆宾王《讨武氏檄》:“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最能反映( )
    A.骆蔑视女流 B武则天代唐建周,违背民心 C.政治见解冲突巨大 D.庶族与士族的斗争
    48.唐朝时,长江以北地区手工业发达的城市,从南向北排列,应为( ) A.宣州定州邢州 B.宣州一邢州一定州 C.扬州 定州一邢州
D.扬州一邢州一定州
    49.五代十国时期,在钱塘江边修筑海塘的政权是( ) A.南唐 B.吴 C吴越 D.南汉
    50.唐太宗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表明( )
    A.唐太宗奉行民旗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的政策 B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太宗成为各少数民族共同的统治者 D.唐朝疆域辽阔
    51.“元和中兴”在位的皇帝是( ) A.唐宪宗 B.唐文宗 C.唐武宗 D.唐僖宗
    52公元745年,唐玄宗下诏:“波斯经教,出自大秦,传习而来,久行中国。初建寺,因以为名。”诏书中所提到的“经教”(即景教)属于(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5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一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工部 B.中书省一门下省一尚书省一工部 C.门下省一尚书省一中书省一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54.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
    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②实物租税和劳役相结合③是一种商品经济不发达状况下的赋税方式④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的严格控制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55.唐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外传,下列符合大食、北非、欧洲顺序的一组是( )
    A.纺织技术和造纸技术 B.造纸技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 D.铸铁技术和纺织技术
    56.唐朝时,中国和非洲也有来往。下列有关这方面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A.中国史书上有这方面记载 B.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行踪C.唐太宗时东非索马里使者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
D.当代考古中在非洲发现了中国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
    57.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①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南北统一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启中国盛世局面③大运河的开凿,巩固统一,促进南北交流④创建和改革的制度律令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8.“贞观之初,率土荒俭,一匹绢才得一斗粟。……自五、六年以来,频岁丰稔,一匹绢得十余石粟。”对这段话的确切理解是( )
    A.农产品数量增长,粮食价格逐级下降
B.唐政府压制手工业发展,丝织业品产量下降C.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投入市场,成为商品D唐政府奖励开垦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59.下列内容是武则天独创的是( ) A.广开耳目,求访贤哲 B.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C.设集贤院,广聚学者 D.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60.唐朝时流传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这主要是说( )
    A.考取进士很难,录取率很低 B.考进士没有年龄限制 C.唐朝为了广收人才,放宽考生的年龄 D.唐朝不重视文化教育
    61.北庭都护府设置于( ) A.唐太宗时期 B.唐高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62.地方节度使自行募兵成为军阀割据势力出现于( ) A.武周时期 B开元年间 C.天宝年间 D.宪宗时期
    63.下列工具中,解放了人力的是( ) A.东汉水排、唐朝筒车 B.东汉水排、三国翻车 C.三国翻车、唐朝曲辕犁 D.西汉楼车、唐朝筒车
    64.唐代最名贵的秘色瓷产于( ) A.越州 B.定州 C.邢州 D.宣州
    65.唐朝统辖高昌地区的是( ) A.北庭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 C.瀚海都督府 D.黑水都督府
    66.下列不是唐玄宗组织编撰的是( ) A.《群书四录》 B.《大唐六典》 C《大唐开元礼》 D.《唐会要》
    67.隋唐时期江西( )的青瓷和白瓷有假玉器之称 A.越州 B.邢州 C.昌南镇 D益州
    68.南唐建州所产茶叶,质量上乘,其中最著名的( ),号称“京挺” A.绿茶 B.黄茶 C.乳茶 D奶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7-8-6 19: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名词解释
    1.大索貌阅 2.输籍定样 3.府兵制 4.玄武门之变 5.安西四镇6.吐谷浑 7.河朔三镇 8.神策军 9.南衙北司之争 10.二王八司马
    11.淮西之乱 12.政事堂 13.刘晏 14.《唐律疏议》 15.公廨田16.租庸词 17.鉴真 18.昭武九姓 19.唐初八史
20.《史通》
    21.《通典》 22.《元和郡县志》 23.古文运动 24.玄奘 25.《唐六典》26.会昌灭佛 27.长庆会盟 28.“四贵”
        三、史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七德既敷,九歌已洽,要荒成暨,尉候无警。于是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成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陵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隋书》卷二《高祖纪》下
    请回答: (1)以上史料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现象? (2)你认为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之目,有秀才,有明经,有梭士,有进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新唐书》卷44《选举》上
    请回答: (1)通过材料可知唐代的选官途径主要有哪些?
    (2)谈谈你对隋唐科举制度的认识。
    3.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祖既受命,改周之六官,其所制名,多依前代之法。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等省,御史、都批等台,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国子、将作等寺,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武候、左右领、左右监门、左右领军等府,分司统职焉。……三师,不主事,不置府僚,盖与天子坐而论道者也。……三公,参议国之大事,依后齐置府僚。无其人则阚。祭祀则太尉亚献,司徒奉俎,司空行扫除。其位多旷,皆摄行事。寻省府及僚佐,置,公则坐于尚书都省。朝之众务,总归于台阁。——《隋书》卷28《百官志》下
    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浩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住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微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自高宗已后,为宰相者必加“同中书门下三品”,虽品高者亦然;惟三公、三师、中书令则否。其后改易官名,而张文瓘以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同三品”八衔,自文卓始。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姑。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
    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徒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以主众务焉。
——《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隋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材料二反映了唐代中央官制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由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看到隋唐中央官制变化有什么样的规律?
    4.阅读下列史料,并结合相关背景知识,分析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它的危害在哪里。
    “胤奏曰:‘高祖、太宗承平时,无内官典军旅。自天宝以后,宦官浸盛。贞元、元和,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使卫从,令宦官主之,唯以二千人为定制。自是参掌枢密。由是内务百司,皆归宦者,上下弥缝,共为不法:大则倾覆朝政,小则构扇藩方。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自先帝临御已来,陛下纂承之后,朋侪日炽,交乱朝纲,此不翦其本根,终为国之蟊贼。内诸司使务宦官主者,望一切罢之,诸道监军使,并追赴阚廷,即国家万世之使也。’诏曰:宦官之兴,肇于秦、汉。赵高、阎乐,竟灭嬴宗;张让、段珪,遂倾刘祚。肆其志则国必受祸,悟其事则运可延长。朕所以断在不疑,祈天永命者也。”
——《旧唐书》卷184《宦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7-8-6 21: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简答题
    1.评价隋炀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作出的努力。
    2.简述你对贞观之治的历史内涵的理解。
    3.如何评价武则天及其时代?
    4.简述唐代均田制的内容、特点以及意义。
    5.比较秦、隋速亡原因。
    6.安史之乱对于唐代以及整个中古历史进程有何影响?
    7.简述两税法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
    8. 简述隋唐帝国与东亚国家的关系。
    9.牛李党争述评。
    10.简论隋唐民族关系的特点、作用。
    11.简述周世宗改革。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 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租庸调制度,具体到了对于“庸”的理解。
    2.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代对于新疆地区的机构设置。②④是清代的机构设置。
    3.A【解析】本题是对于唐朝的货币、金融的考查。柜坊是从邸店中分离出来经营信贷业的机构,随着商业的发展,其金融职能日益突出。
    4.A 5.B【解析】武德四年废五铢钱,新铸开元通宝钱。
    6.D【解析】指南针用于航海是南宋时期,而不是唐朝对外关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况的原因。
    7
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之间的关系。中书制诏、门下封驳,决策机构之间分工、合作更加完备化和制度化,说明中央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8.C【解析】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扬州和益州取代了长安和洛阳,成为经济发展与交流的中心,表明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9.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古代法律典章的综合掌握。
    10.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的造船业,扬州是当时的官船制造中心,所造之船具有载重量大、船速快的特点。
    11.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对外变流的基本知识,隋唐时期陆路交通线和海路交通线都可到达的地区是朝鲜半岛、南亚次大陆。
    12.D【解析】隋唐五代时期,制瓷业发展显著,邢窑白瓷、越窑青瓷,可知制瓷业主要分布在江北地区。
    13.A【解析】杜甫生活在唐由盛转衰的时代,而转折点就是安史之乱。
    14.C【解析】本题是对于隋唐时期基本的天文学知识的考查。僧一行制作了一架“黄道游仪”,首次发现恒星移动的现象,首次对于子午线进行了测量,编订新历法——大衍历。
    15.B【解析】本题是对于隋唐农业生产工具的考查。唐五代时期出现了引低水灌高田的高转筒车、水转筒车等新式机具,功省效高,有利于水稻种植向丘陵区发展。
    16.B【解析】此次政变之后,李显继位,符合题意。
    17 D【解析】唐玄宗接受大臣的建议,采取了抑制佛教的政策,集中检括了中宗以来伪滥僧尼,令其还俗,下令不准再建新佛寺。
    18.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两税法的掌握。唐德宗建中元年,经宰相杨炎筹划,正式颁行新的赋税制度两税法。
    19.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代陶瓷业的代表,南方越窑以青瓷闻名,北方邢窑以白瓷闻名。
    20 A【解析】隋唐时期的冶铸业有了明显的进步,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21.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时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选项B是唐太宗时期的事件;选项C、D都是唐中宗时期的事件,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
    22.C【解析】本题考查唐与天竺的交往。唐代赴印度书法高僧中以走陆路的玄奘和走海路的义净最为有名,而其他的特点就没有那么明显。。
    23.B【解析】造纸术传入大食与唐玄宗天宝时期的怛罗斯战役有关:高仙芝率军与大食在怛罗斯地区交战,唐军大败,被俘人员把造纸术传给了大食人,再由大食传到了欧洲。
    24.D【解析】本题旨在对隋唐时期的佛教政策进行考查。统治者为求统治稳定,极力推崇佛教的推广;经过了玄奘、义净的天竺求法,佛教经典已经非常浅显易懂了;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推广也加快了佛经的传播;人们都渴望安定的社会秩序,佛教经典业正是这种理念的倡导者。
    25 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时期的代表思想,柳宗元和刘禹锡的思想是当时的代表思想,考生要全面掌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7-8-6 22:39:04 | 显示全部楼层
    26.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太宗的统治思想——以史为鉴,①②③④均符合,故选D。
    27 C 28
A【解析】对于隋统一过程中重要人物的考查。洗夫人帮助隋统一了岭南,进一步巩固了全国统一的局面。选项C、D是当时隋平定江南的带兵将领。
    29
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唐朝时吐蕃国的基本情况的掌握。松赞干布是吐蕃的著名首领,统一了西藏高原,他建都逻些,厘定法律、职官、政治、军事制度,创立文字、历法,统一度量衡,建立了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与唐会盟是尺带珠丹统治时期,选项A符合题意。
    30.A【解析】《四部医典》是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医学著作,本题是对隋唐时期少数民族的文化、科技的考查。
    31.B【解析】针对韩愈的天人合一论以及当时流行的祥瑞、符命等思想,柳宗元提出了天与人不相应的观点,认为天与人是两样事物,互不干涉。他反对用宗教天命论来解释人类历史,用自然现象来说明社会治乱。
    32.A
33.A【解析】对于隋唐时期的史学的垒面考查。第一部史论专著是唐刘知几《史通》;典章制度专史是唐杜佑的《通典》;唐设史官监修国吏,编订唐初八史;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编是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故选A。
    34.A【解析】对于五代十国政权取得形式的考查,实际上就是要求考生必须掌握五代十国的形成根源,即唐代藩镇割据的继续,如此即可回答本题,故选A。
    35.D【解析】对于古代农民起义的综合考查。唐末农民军领袖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提出平均的斗争目标。这是农民起义军第一次提出平均的思想。
    36.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的兵役制度。选项A、B属于府兵制度刚开始实行阶段时期,到了唐玄宗时期,开始实行召募制,安史之乱以后,府兵制度走到了尽头,天宝年间最终停止了府兵的派役活动。
    37.A
38.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港口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审题时关键要注意题干中“长期作为重要对外贸易港口”,在唐朝时,广州就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清朝时,广州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
    39.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我国古代历史上学习、吸收外国经济文化成果的认识和理解。审题时关键要注意“外国经济文化成果”。熬糖法是唐太宗时派使者到印度学习所带回的。
    40.B【解析】本题是表述型和比较型综合题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能力、比较求同能力的综合运用,只有B项是共同注意的问题。
    41.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能力,观点论证能力的综合运用。题干的观点是“叛乱”,历史上凡被史学界定性为“叛乱”的,都具有A项的特点,安史之乱的这一特点十分突出。
    4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鲒论的能力、因果关系的以果求因能力及分析能力的综合运用。A项是根本原因,B、C两项都是直接原因,D项则不是原因,并与此无关。
    43.B【解析l本题主要考查透过现象看实质能力、分析能力的综舍运用。A项仍是现象而非实质,C项与历史事实不符,各政权统治者只顾割据一方而不顾统一,D项是原因而不是实质,而五代十国各政权的开国皇帝都是节度使夺权而当上的,故应选B项。
    44.B【解析】宋太粗建立末朝之后,鉴于前代藩镇屡屡作乱,作为防弊之策,最终废除了节度使。
    45.B
46.B【解析】本题旨从侧面对于唐代民族关系的考查。先天二年,唐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成为唐的藩属,后来历代渤海王的继袭也都由唐朝册封,渤海与唐从此保持了长期的良好的关系,故应选B项。
    47.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武剧天时期的内部矛盾。从“地实寒微”中可以推知选项D:庶族与士族的斗争符合题意,故选。
    48.C【解析】本题既是考查当时主要的手工业城市,又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历史地理学的知识积累,是一个新颖的题型。
    49.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基本史实的掌握。吴越时期,在安定的形势下,筑塘修闸捍海,治河筑堤,农业手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
    50.B【解析】贞观三年,唐灭亡东突厥汗国,而原属东突厥的诸部族皆奉唐太宗为“天可汗”,B项表述最为准确,故选之。
    51.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后期基本政治状况,宪宗年号为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52 D【解析】对于唐时期的宗教的考查。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在唐朝传八中国,唐玄宗时期改称大秦教,其教称景教。
    53.B【解析】本题旨在考壹考生对于唐代中枢机构的运作情况的掌握。回答本题必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中枢机构的实质、内涵来理解它的远作,而不是仅仅记忆它的内容。
    54.A【解析】本题是对租庸调制的考查,在复习中要掌握租庸调的基本内容,还要了解其本质、内涵,仔细分析“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对照选项即可得出答案。
    55.A 56.D【解析】唐三彩是唐时期最为著名的手工品,它在非洲被发现表明当时中非很可能已经开始友好往采。
    57.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隋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的总体把握。考生只有理解了隋朝对于后来的唐朝的繁盛以及其后朝代的重要影响,这样真正才能把握隋朝的历史地位。
    58.A【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贞观之治的理解。首先要了解这段话的背景,“贞观之初”“频岁丰稔”显然这是在描述贞观之治的情况。生产丰收,物价下跌正是当时情形的写照,选项A正确,故选。
    59.B【解析】本题是对于武则天时期治理措施的考查。武则天广泛罗致人才,提拔了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她创立了自荐和试官制度,这是武则天自己独创的一项制度;她还首创“殿试”亲自面试考生,开武举,选拔武将,这都是武则天时期的创建,需要注意。
    60
A【解析】本题是对于隋唐科举制度内容的考查。明经主要考试帖经,从考生所习之经中选择某行,覆盖某些字,令其填充,重在测试记忆能力,较易应付,有“三十老明经”之说;进士科较有难度,录取不易,故登第者有“登龙门”、“五十少进士”之说。
    61.C【解析】长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则天在此设立了北庭大都护府,管辖着天山以北、以西直到里海东部、北部广大地域。
    62.B
63.A【解析】本题是对于具体的生产工具的考查。筒车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提水工具,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节省了人力、畜力,而且鼓风能力比较强,因此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
    64.A【解析】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信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65.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朝初年对于西域的统治。贞观十四年,唐灭北庭控制下的高昌国,建西州、庭州,设安西都护府开始了对于西域的统治,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
    65.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唐朝初年对于西域的统治。贞观十四年,唐灭北庭控制下的高昌国,建西州、庭州,设安西都护府开始了对于西域的统治,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
    66.D【解析】《唐会要》是记栽中国唐代典章制度的专书,1。O卷,北宋王溥撰。
    67.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隋唐时期制瓷业的代表,了解昌南镇即为后来景德镇是解题关键。
    68.C【解析】对于隋唐五代时期养茶业的代表性考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0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5982
发表于 2017-8-6 23: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名词解释
    1.大索貌阅:隋初,为了更好地控制劳动人手和征收赋税,对户籍进行的整顿和重新编制。南北朝以来,户口隐漏日趋严重,国家所能直接掌握的劳动力减少,而地方豪强地主占有的人口增多,严重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力量。开皇五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各州县大索貌阏,核点户口。所谓“大索”就是清点户口,并登记姓名、出生年月和相貌;所谓“貌阅”,则是将百姓与户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核对。隋文帝规定,凡出现户口不实的情况,地方官吏里正、保长、党长要被处以流刑。又开“相纠之科”,鼓励人们检举告发。同时又规定,凡堂兄弟以下亲属同族而居的,必须分立户口。此次检查新增户口164万多,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壮大了隋朝的国力。
    2.输籍定样:隋开皇五年,隋文帝根据宰相高额的建议,实行了“输籍之法”。即由国家制定“输籍定样”,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税、力役的依据,使百姓负担合理,“奸无所容”。由于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封建国家和地方豪强之间在对人口的控制方面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隋朝政府积极实行“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的措施,从豪强士族手中把大批户口收归政府控制,打击了大地主阶级的兼并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的力量。
    3.府兵制:起于西魏,行于北周和隋,兴于唐初的一种兵制。宇文泰掌握西魏政权时所创立其制为:置六军合为百府分属二十四军开府选拔体力强者充府兵,另立户籍。隋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唐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终身服役,征发时自备兵器资粮,定期宿卫京师戍守边境。自唐高宗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等原因渐见其弊至天宝八年折冲府(唐代府兵制军府的总称)无兵可交,府兵制已名存实亡。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古代兵制制度。府兵制是中国古代兵制史上重要的一项制度,是研究兵制制度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4.玄武门之变:系唐高祖李渊的三个儿子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固权力斗争而引发的兄弟相残事件。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权,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兄弟二人被杀。不久,李渊退住,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改年号为贞观。
    【解析】本题是对唐朝初年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的考查。在回答本题时要注意它的性质、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影响,这也是回答名词解释的一个基本方法。答题时一定要照顾到全面,不然容易失分。
    5.安西四镇:中国唐代前期在西北地区设置、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四个军镇。贞观十四年八月唐灭高昌国,九月置安西都护府于西州交河城,管理西域地区军政事务。二十二年,唐军进驻龟兹国以后,便将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国都城,同时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贞观以后,安西四镇时置时罢,军镇也有所变动。安史之乱后,安西、北庭以度河西、陇右驻军大部内调,吐蕃乘虚陆续占领陇右、河西诸州,安西四镇与朝廷的通道中断,然而,四镇留守军队仍坚守各镇。不久,北庭及安西四镇相继陷于吐蕃。9世纪中叶,回鹘据有天山南北及安西四镇。唐安西四镇在历史上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它对于唐朝政府抚慰西突厥,保护中西陆上交通要道,巩固唐的西北边防,都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解析】安西四镇是边防和中西陆路交通的战略要地。唐朝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也可以说是唐太宗的文治武功之一。
    6.吐谷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本为辽东鲜卑幕容部的一支。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至其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名、国号,唐后期称之为吐浑。主要从事畜牧,产良马,兼营农业。居庐帐,后渐有城居,使用汉文。609年,隋取其地,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隋末复其故地。635年,唐遣军击之,立诺曷钵为可汗。663年,吐蕃破其国,诺曷钵率残部奔凉州。670年,吐蕃尽据吐谷浑地。672年,唐迁其部于灵州,置安乐州,以诺曷钵为刺史。吐蕃占据灵州后,吐谷浑更东迁朔方、河东。五代时散处蔚州等地。后世多同化于汉族或其他民族,留在青海的吐谷浑,有学者认为即今土族的先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652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082
发表于 2017-8-6 23: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于一个古老民族的掌握,它曾是唐朝与各民族关系的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考生在回答此类名词解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到它的族源、演变以及它在历史上的作用或者是影响。
    7.河朔三镇:唐朝后期出现在河北地区的卢龙、成德、魏博三个藩镇。河朔三镇的起初皆为安史降将,治下又是安史叛乱的根据地,民族成分也较为复杂,人多彪悍尚武,有一定胡化色彩。终唐朝后期,三镇节度使的任命朝廷基本不能干预,皆为家族相传或悍将夺位,然后奏报中央予以形式上的承认。三镇各拥强兵,自行署置官吏,赋税截留本镇不上贡,又互结婚姻以为声援,朝廷也是视同度外。由于这三镇都在唐朝的河北道,所以被称为河北三镇,又称河朔三镇。直到五代的后粱、后唐时,才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些地区的割据问题。它对唐中后期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解析】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的情况加剧。对唐后期政局的影响最大的是河朔及河南地区的割据型藩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河朔三镇”。全面了解“河朔三镇”的情况也就更轻易、更全面地了解唐后期的政治、经济的变化。
    8.神策军:唐代后期主要的禁军。本是陇右节度使所属驻守临洮城西的军队,安史之乱中,这支军队入援勤王。此时神策军故地已被吐蕃占领,这支军队仍沿用神策军的名号。广德元年,吐蕃进犯长安,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遂入长安,从此成为禁军,贞元十二年又置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神策军来自陇右,曾是唐中央的劲旅。德宗、宪宗时常用以出征藩镇。由于宦官控制了神策军及其他禁军,同时也控制了长安城及整个关中地区,从而造成宦官集团长期专权的局面,它对唐后期的政治和社会有重大影响。至昭宗天复三年,朱温诛杀宦官,神策军同时被解散。
    9.南衙北司之争:唐代后期官僚集团和内廷宦官集团争夺权力的斗争。南衙,指位于宫城南的以宰相为首的政府机构,北司,指宫禁以北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安史之乱后,宦官又逐渐掌握了军权,德宗时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典禁军,与二枢密使合称“四贵”,得预机密,形成宦官专权的局面。引起皇帝和朝官及士人的不满和反对,因而唐后期多次发生两大集团的对立和斗争。顺宗即位,启用旧臣王叔文等人,实行“永贞革新”,共谋打击宦官势力,不幸失败。文宗大和八年和九年,文宗深患宦官擅权,擢用李训、郑注,谋诛宦官,事败,株连者千余人,史称“甘露之变”。唐末农民大起义后,中央的宦官和朝臣各自拉拢一部分藩镇势力以相抗争,南衙北司之争一直持续到唐王朝灭亡。
    【解析】南衙北司之争一直贯穿于唐后期的政局之中,可谓影响之大。这段时期和东汉的“党锢之祸”、明中后期的宦官专政是中国古代最严重的宦官专权时期。
    10.二王八司马:唐顺宗联合朝中大臣同宦官作的斗争。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继住后启用东宫旧臣王叔文、王伾为翰林学士,和宰相韦执谊及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凌准、程异等八人共谋打击宦官势力,罢宫市和五房小儿,罢免贪官京兆尹陈实,启用范希朝夺宦官兵权的计划失败。宦官俱文珍发动政变,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王伾贬为开州司马后病死,王叔文贬为渝州司马后赐死,韦执谊等八人先后贬为边远州司马。此即“二王八司马事件”,因顺宗曾预定当年改元永贞,所以又称“永贞革新”。
    【解析】 南衙北司之争中一次大规模的冲突,以外朝臣僚的失败而告终。
    11.准西之乱: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准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称留后,并派兵四处抢掠。唐宪宗在宰相武元衡和大臣裴度的支持下,发兵进讨。由于统兵将帅拥兵自重,军令不一,加之淮西和河北同时用兵,战线过长,故战事拖延了三年,毫无进展。后来,名将李晟之子李愬被任为西线统帅,宰相裴度又亲临北线督战,战事才出现转机。元和十四年,李愬于雪夜攻入蔡州,一举俘获了吴元济,遂取得了准西之役的全面胜利。
    12.政事堂: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三省长官共行宰相之职,在此共同参议国政。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亦为宰相。弘道元年十二月,中宗即位,裴炎由侍中迁中书令,遂奏请移政事堂于中书省,表明中枢决策重心已由门下省转至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同时,又创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政事堂正厅之后,分理众务,在政事堂(中书门下)办公的数位宰相中,设秉笔宰相一名,谓之“执政笔”,在处理中书门下日常事务方面具有相当的职权。
    【解析】政事堂是唐前期对制度进行改革创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中国古代制度史中可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研究生考试出题的一个重点。
    13刘晏: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累官殿中侍御史,迁度支郎中,杭、陇、华三州刺史。宝应二年,迁吏部尚书平章事,领度支盐铁转运租庸使。晏以转运为己任,开三门渠津遗迹,岁运米数百万石,以济关中。安史之乱使漕运受到严重破坏。广德元年,平息了叛乱后,次年代宗命第五琦与刘晏疏浚汴渠,并以刘晏专领粮食盐铁转运事宜。在刘晏的主持下,一方面,参照裴耀卿分段漕运的办法,加强了对各水路交汇处的转运仓的建设;并在各运输段上分别使用适应本段水情的漕卒和漕船,从而提高了运营效率,保证了漕路的畅通,运至关中的漕米每年也恢复到110万石,保证了京师地带的粮食供应。780年7月,刘晏被诬陷致死。
    【解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加剧,中央财政依靠江南,这种财政形式和财政重心的转移促使储备转运系统也要相应进行调整,而刘晏的调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这也是本题考查的重点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54

帖子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6480
发表于 2017-8-7 00: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14.《唐律疏议》:中国唐代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30卷。永徽元年,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修《永微律》,翌年颁行。三年,又令长孙无忌等对《永徽律》的精神实质和律文连条逐句进行疏证解释,以阐明律条文义,并通过问答形式,剖析内涵,说明疑义,撰成《律疏》30卷,永徽四年颁行。《律疏》与《律》合为一体,统称《永徽律疏》,明末清初始名《唐律疏议》。《律》和《疏》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唐律疏议》的律文和疏文反映了唐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法律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某些政治经济制度,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唐律疏议》总结以往各王朝的立法经验及其司法实践,折中损益,使之系统化和周密化。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唐律疏议》对古代亚洲各国法典亦产生重大影响,古代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立法,大都摹仿《唐律》。
    【解析】国际法制史学者将《唐律疏议》与欧洲的《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国(华)法系的代表著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考生务必掌握。
    15.公廨田:隋唐时期收租以供公用的官田。由各级官府经营管理。隋开皇十四年诏省、府、州、县皆给公廨田以供公用。唐初,在京诸司、州县度其他政府机构都给有数量不等的公廨田。唐朝官府经营公廨田的方式与职田相同,采用租佃制。农民佃种,公廨田、职田,经常是被强制抑配,而不是自愿的。唐朝政府管理公廨田和职田,置有白簿和黄籍。白簿是品官职田和官府公廨田实际情况的记录。白簿每年州县勘造一次,六月三十日前申报尚书省复查核实,至十月三十日据簿征收,给付本官。黄籍则是职田、公廨田的正式簿籍,每三年勘造一次。但后来官府多不认真执行,并不每年向尚书省申报白薄。自天宝九载以后,黄籍更是多年不造。代宗大历十四年重申旧令,实际效果恐也很少。
    16.租庸调:唐朝前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均田制下实行的赋役制度,它以丁为单位征纳。每年租二石,调绢二丈及绵三两。服正役20日,可按每日折三尺纳绢代替,是为庸。庸的作用是替代正役,纳庸即不服正役,服正役不纳庸。北魏在实行均田制的同时,即制定了与之相适应的租调制度,到了唐朝更加完备。这方面的规定保证了农民的基本生产时间,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由于均田制的不稳定,按丁缴纳的租庸调制也就无法保证,到了唐后期租庸调制也就完全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两税法。
    【解析】租庸调制与均田制是这一时期经济制度的核心。考生要注意到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关系,可以说租庸调制随着均田制的产生而产生、灭亡而灭亡,一定要将两者联系起来,在比较中来掌握它们。
    17.鉴真:唐代赴日传法名僧。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人。753年,鉴真赴日本传授佛教戒律,在经历了五次失败后,终于在第六次东渡成功,对于佛学在日本的弘扬,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他不仅是日本密宗的开山祖师,而且还为传播中国的佛教建筑知识和医药学知识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后卒
    于日本。日本奈良时代的著名文学家淡海三船写出《唐大和尚东征传》,记述了鉴真东渡弘法的事迹。
    【解析】鉴真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的人物,对于促进中日交流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7世纪下半叶出现白凤文化,佛教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鉴真正是这一时期重要人物。
    18.昭武九姓: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从中亚粟特地区来到中原的粟特人或其后裔的泛称。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区,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唐破西突厥,曾在此设立羁縻府州,后为大食所征服,逐渐伊斯兰化。昭武地区的粟特人以善于经商闻名,他们长期控制着丝路上的国家贸易,是古代欧亚内陆地区重要的国际商人。昭武丸姓胡的活动特点使他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安吏之乱的头目安禄山、史思明为营州杂胡,也是昭武九姓胡后裔。祆教、摩尼教、中亚音乐、舞蹈、历法之传入中原,中国丝绸、造纸技术之传到西方,昭武九姓胡无疑是重要的媒介。他们还在中原四周的游牧汗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起很大作用,特别是把粟特文字带入突厥、回鹘汗国。
    【解析】昭武九姓对于有的考生可能比较陌生,但是不代表它就不重要,我们一定要看到它在当时唐朝历史上,乃至以后产生的重要的影响以及它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的独特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9 12:03 , Processed in 0.099215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