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回复: 0

教育学知识点迷你解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学知识点有哪些?有没有例题讲解? 以下文章供大家参考,最新考研资讯尽在新东方在线。
    教育学知识点迷你解
    2014考研教育史考点解析
      ——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
    不知道大家
有没有同感,教育史的复习真是考研复习过程中十分重要但又十分困难的一部分。很多同学都认为教育史的复习非常花费精力,不仅在于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还有
整个知识点的识记,这点我也非常有同感。但是我认为,教育史的复习如果只把目标定位于背会考点,那么我想在复习的过程中你不仅会非常的辛苦,并且可能收效
甚微。因此,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教育史的复习也应该注重知识点的理解和整个框架脉络的梳理,如果能够做到对史实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有一以贯之的逻辑思维
能够把历史发展串起来,教育史的复习就会由点到面,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总结了春秋时期的教育变革这部分的内容,以帮助大家梳理思路,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如果大家觉得还不错的话,我还有后续系列。我希望好的东西和大家一同分享,这样总结起来也比较有动力,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把自己总结的东西多分享,我们可以共同进步!
    l 春秋时期背景:
    1、经济上:生产力提高(铁犁和牛耕相结合,新工具的使用) 私田不断增加超过公田,私门富于公室 公室被迫承认土地私有而一律征税
土地所有制的改变:由土地国有制转变成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制 农民耕地纳租,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
    VS
    2、政治上:奴隶主贵族 地主阶级
    (旧势力) (新势力)
    奴隶制崩溃,处在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教育上:受到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正在没落,适应新需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正在兴起。
    一、私学兴起的背景以及原因分析
    1、官学衰废:在这个影响因素中,政治原因比经济原因更为直接
    (1)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可以无学,无学不害。”——原伯鲁
    (2)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王权衰落,礼制破坏,一切不能按照旧制度办了,天子的辟雍,诸侯的泮宫,地方乡校都已经名存实亡。
    (3)战争动乱打破了旧的文化垄断:统治者忙于战争,无暇顾及教育;动乱中,文化职官和没落贵族四处流落,将简册器物带出官府,并发挥自身以传授为业,即“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出现了“文化下移现象”。
    2、士阶层的变化与教育的新需要:
    (1)士阶层的不断变化和壮大,也在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中充当了先锋
    (2)士阶层中有才能的人可以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诸侯国统治者和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斗争,都竞相“选士”、“养士”,养士之风开始形成
    (3)社会上大批自由民争着要从事“士”的职业,这样就要学习文化,学习文化必然就要从师受教,这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
    (4)而传统的官学,六艺皆不能满足培养士的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机构——私学
    3、文化下移对私学兴起的推动作用:民间有多种学术人才,有记录历史文化和思想学说的古籍,作为学习材料,为私学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私学兴起的意义——为百家争鸣开辟园地
    1、私学的发展,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其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促进了各学派的形成
    2、社会大变革时期,各个阶级和阶层都要利用士来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而士为自身的利益和出路,必然要负载某张皮上,为一定阶级服务,他们将私学作为活动园地,因此私学必然发生思想分化,形成代表各阶级和阶层不同利益的各种学派相互之争,开展激烈的思想斗争
    3、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三、私学的历史特点
    官学私学
    经济基础土地国有制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基础
    社会阶级基础奴隶主贵族以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农、工、商等阶级联盟(反奴隶主贵族)
    学校组织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学在官府私家主板,学在四方
    组织机构形式政教合一政教分设,有独立的组织机构
    教育对象少数贵族向平民开放,以自由受教为原则
    教师官师合一官师分离,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
    教育思想统一思想指导——贵族传统思想思想自由,且有自己的教育实践
    教育内容限于传统六艺,旧政治观念和道德思想,偏重历史文化,脱离现实生活突破传统六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培养目标维护贵族统治的人才多种目标,多种规格
    教育场所固定场所,基本设备,制度和规范不一定有固定场所,较为灵活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 的发展涵义:广义的人体发展是指,人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
的发展。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这既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婴幼儿向成年人,个人小我向放眼世界、胸怀群体以至人类的大我的转化过程,也是不
确定性与确定性、可能性与选择性、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人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人的发展特点:
    未 完成性:人是未完成的动物,人的未完成性与人的非特定化密切相关;对于儿童来说,不仅处于未完成状态,而且处于未成熟状态;人在生物进化上的不完善性还体
现在人的孕育期、幼年期的延长方面;儿童发展的未成熟性、未完成性,蕴涵着人的发展的不确定性、可选择性、开放性和可塑性,潜在着巨大 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可能性。
    能动性: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能动性,是人的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的不同,这也是人的教育与人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等活动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性在这一方面的潜力。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教育中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性——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既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首先表现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其次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做好因材施教工作非常重要。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
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的能力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1.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2.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3.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4.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1.学校萌芽的传说——(1)舜、虞时期:庠和成均;(2)夏朝:序和校;(3)商朝:大学、小学、庠、序、瞽宗;
    2.西周的教育制度
——(1)“学在官府”;(2)国学和乡学:国学分大学和小学;乡学分闾塾、党庠、州序、乡校等,学习内容为“乡三物”,由大司徒负责;(3)大学与小学:天子设大学称辟雍;诸侯设大学称“泮宫”;(4)家庭教育:7岁开始分男女进行教学;
    3.“六艺”教育——
(1)礼的作用:明确等级关系,强化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2)乐的作用:是一切艺术教育的总称,包括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3)礼乐的关
系:“礼”是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乐”是内在的道德精神修养;(4)射御:军事技能训练;(5)书数:小学的学习内容;《史蒥篇》是西周的小学文字教学用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6-2 14:07 , Processed in 0.069092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