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创立的教育学说是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批判教育学 D.科学教育学
分析:虽然这是一道教育学的考题,但是与外国教育史的知识联系非常密切。一看题目所要回答的内容,就可以立即得出自己的推断,选择A。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大家一定会复习到的知识点。
7.18一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双轨学制。其“双轨”是指
A.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
B.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
C.大学一中学系统与小学一初等职业学校系统
D.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
分析:“双轨制”是我们讲到近代西方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题目的出现,实际上是让考生了解历史上的这一基本事实。题目的几个选项反映了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许多特点,但是与双轨制联系最密切的应当是C,因为这一答案正是当时教育带有等级性和阶级性的体现。其他的公立学校系统与私立学校系统,职业学校系统与普通学校系统,义务教育系统与非义务教育系统都是就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系统来说的,不具有特殊性。
24.在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于古印度的婆罗门学校中,教师被称为
A.“拉比” B.“古儒”
C.“书吏” D.“校父”
【答案】(略)
分析:这是自2007年以来第一道关于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题目,出在《外国教育史教程》的第19页。这里问的是教师,因此在复习时,同学们要对古代教师的称谓有所了解。这里再解释下,“拉比” 是希伯来关于教师的称谓(注意:这是第一次突破研究生考试大纲的内容,因为大纲里没有关于“希伯来教育”的内容。因此,这一变化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古儒”是对古印度婆罗门学校教师的称谓;“书吏”和“校父”不是指教师,“书吏”不是指教师,而是指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人,在古代巴比伦和古埃及都有这类专门的学校。“校父”也不是指教师,它是古代苏美的“泥板书舍”中的负责人,它的教师被称为“专家”。 因此,答案应该选B。建议,同学们可以参考《外国教育史教程》古代东方教育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复习。
25.在古希腊教育史上,首次将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课程(即“四艺”)列入教学科目的教育家是
A.毕达格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略)
分析:这一题目的答案是比较容易的。关于古代希腊教育的“七艺”中的“三艺”已经考过。因此对于这样的题,大家会自然选择C。这一题应当是给分的题,答错是不能原谅的!
26.赫尔巴特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认为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经历的四个阶段是
A.注意、期待、要求、行动 B.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C.注意、期待、相关、集中 D.明了、联合、提示、巩固
【答案】(略)
分析:这一题目也是给分的题。因为这些内容大家已经复习的非常熟悉了。因此遇到像这样的题目,实际上是一个再认的过程,除非你一点都不知道。这也告诉我们,考基础知识和基本知识是教育史中的一个亘古不变的法则,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在这里停留下,回想下,看自己对这样的题目能否做到过目不忘,胸有成竹。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国大革命时期教育改革计划所体现的教育观念是
A.建立国家教育制度
B.人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
C.教育内容的世俗化
D.教育实施的终身化
【答案】(略)
分析:这一题目咋看有一定难度,因为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提出了许多的教育主张,有很多是相同的。因此,这样的题目出多项选择是比较容易的,出单项的唯一性的选择就比较难了。实际上,这是让你了解法国大革命时期各派的教育主张,应当是一个简答题。但是要出一个单项选择题,就必须有一个唯一的答案。这里,仅有最后一个选择是各派不会也不曾提出的。这也是出题者的无奈。用现代的终身教育思想来要求当时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家,对于这些教育家们来说,有点为难他们了。因此,选择D是对的。
28.提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的欧洲近代教育家是
A.卢梭 B.夸美纽斯
C.乌申斯基 D.福禄培尔
【答案】(略)
分析:这个题有点意思,如果你复习不好的话,特别容易混淆。因为,卢梭曾经提出过,教育要培养一个人能够适应一切环境;乌申斯基曾经提出过,人是教育的对象,他的代表作就是以这一题目为标题的;福禄培尔也曾经提出过人的教育的主张。由于我们在复习夸美纽斯教育思想时,一般记住的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而对“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不是特别熟悉,因此容易犹豫不决。但是当我们记住其中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观点以后,我们就可以否定其他三个项,而选择B。这里,各位还可以参考《外国教育史教程》第197页关于“普及教育”的部分。
29.1886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中学校令》中,将中学分为
A.职业中学和普通中学 B.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
C.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 D.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
【答案】(略)
分析:这一题目出得没有什么难度。因为,选项A,B,C,放在近代欧美的哪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中基本都可以。这些国家的学校教育在早期的发展中都包括了职业中学、普通中学,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文科中学和实科中学,但是只有D是各国所没有的,这也只是日本中学有特色的方面,因此你如果不知道日本中学有什么,但只要看到寻常中学和高等中学,选择日报就没有错。当然,这一题目的出现告诉,在复习时,需要更细化一些,即需要知道在不同时期,某一层次的学校有哪些,特别是近代教育时期的各种中学。
30.1944年,英国政府通过的决定战后英国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和政策的教育改革法案是
A.《巴特勒法案》 B.《巴尔福教育法》
C.《费舍教育法》 D.《福斯特教育法》
【答案】(略)
分析:看到1944年这个时间,又把它与英国联系在一起,同学们应该立即想到的选择是A。因为,这一题目也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属于基础知识的题。由于它是在二战期间通过的,因此,也被称为《1944年教育法》。建议,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把教育法案和法案通过的时间一起来记忆,这样联系更密切些!英国的教育法案曾经考过的是1902年的《巴尔福教育法》,它所强调地方教育管理体制的形成。
31.在进步教育运动中,美国教育家克伯屈的主要贡献在于创立了
A.葛雷制 B.昆西教学法
C.道尔顿制 D.设计教学法
【答案】(略)
分析:这一题目也是一个给分的题。因为它太经典了,大家复习也比较多了。因此在这样的题目上丢分是不应该的。关于欧洲的新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结合事件、人物与他们所进行的主要工作和提出的什么教育、教学制度一起联系起来记。做到一看到这一人物,就能够想起他所做的事情或者所提出的主张和制度。这样可以省下一定的时间去做别的题。这一题目也曾经出现过,曾经考的是道尔顿制的创始人是谁,看看大家现在还能够想起是谁吗?这题的再次出现,给我们的提醒是,以前考过的题目,以后还会出现,过去问的是A,下次可能问的是B,或者C。因此,大家在复习时,对于四个选项的答案,不管是哪个,都要多留意进行分析啊!
3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
A.一般发展 B.特殊发展
C.全面发展 D.个性发展
【答案】(略)
分析: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前苏联的教育方面的考题,看来前苏联教育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不过这次出现的是一位教育家。赞科夫的教育思想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因为他的思想反映了前苏联60年代教育改革的特点,即教育改革与心理学的依据相结合,通过教育实验来支持和推动教育改革。赞科夫的“一般发展”不是人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发展,它包括了儿童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也包括了儿童的特殊发展。因此,他的“一般发展”思想是一个高层次的发展。选择其他三个的任何一个都是错误的。这里,我们需要注意,前苏联的教育思想有一章内容的是关于马卡连科的教育思想,但是他的教育思想还没有出过题,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教育思想是关于特殊条件下的特殊教育的思想,而赞科夫的教育思想是前苏联教育改革中与当时的世界教育改革同步发展的产物,因此意义更重要些。
33.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主张传授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倡发现学习的是
A.改造主义教育 B.要素主义教育
C.永恒主义教育 D.结构主义教育
【答案】(略)
分析:这也是一个曾经看出过的题目,只不过题目的主干词变了。这可以说是把一个名词解释变成一个单项选择的典型的例子。以前出过的题目是关于改造主义教育内容的题,强调对社会的改造和培养社会一致。这次出的题是强调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提倡发现学习,因此这一选项与D最接近,而C和B是新传统教育的代表,它们的教育思想并没有这样的内容。
34.首先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
A.裴斯泰洛齐 B.夸美纽斯
C.詹姆斯 D.赫尔巴特
【答案】(略)
分析:这一题完全是给分的题,如果答错真是太遗憾了。有意思的是这四个选项,我们来分析下。我以前给大家讲过,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代表是裴斯泰洛齐,以后的继承和发展者有赫尔巴特、福禄培尔和第斯多惠。把夸美纽斯和詹姆斯放在这里太勉强了。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有心理学的基础,但是还没有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主张;詹姆斯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但是他已经不是最早提出心理学化思想的代表了。因此,这一题目虽然出了一些教育家或者心理学家,主要是起到干扰你的判断的作用。只要把握你所记住的核心内容进行选择,应该是没有错的。
二、辨析题:46-48小题.每小题l0分.共30分。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无)
三、简答题:49~53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无)
四、分析论述题:54—56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55.试比较14—15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与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异同。
【答案要点】(可以参考《外国教育史教程》第163页)
(1)相同点:
①均将古典科目作为课程的基础和主体,重视古典语言教育,忽视本民族语言教学,(6分)
②均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重视治人治世之学,力图通过教育改造社会。(6分)
⑨均在后期发展中表现出形式主义的弊端。(6分)
(2)相异点:
①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具有较强的世俗性,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则十分强调宗教与道德的价值。(6分)
②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重视通过教育培养富于自由、平等精神的公民;北欧人文主义教育则关注通过教育培养理想的朝臣和君主。(6分)
分析:这一题目我们以前讲过。就是在复习时一定要主动地去找教材内容中的比较点。如果教材中有,就要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分出相同点若干和不同点若干,这一般比较容易,你在复习时有这样的主动意识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教材没有,怎么办,那就要自己设法整理,进行系统的归纳。另外,关于人文主义教育,大家需要注意,不仅有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与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的异同的比较,还有早期和后期的异同比较,大家在复习时也许多注意这一点。
2012考研教育学专业课辅导班型课程名称课时原价优惠价试听购买2012考研教育学统考基础班9400300
listen00.gif
试听
buy00.gif
2012考研教育学统考强化班611,000800
试听
2012考研教育学统考冲刺班15600500
试听
2012考研教育学统考全程班1072,1001,500
试听
2012考研英语教育学联报班4493,0502,800
试听
2012考研政治教育学联报班2852,8002,200
试听
2012考研政英教育学联报班5883,7003,200
试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