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3|回复: 0

2016考研:人大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命题规律探析(4)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大在财经领域“树大根深”、人脉很广,过硬的科研底蕴,使得考研竞争程度非常激烈。具体到不同的专业,复试分数线又有差异。特别是,人大财政金融学院竞争非常激烈,统考报录比约为50:1。经济学院竞争也非常激烈,统考报录比约为25:1。
    就专业课考卷趋势来说,“802经济学综合”加大计算题比重和难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题型更趋于灵活。另外,微观经济学部分的计算题多出自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以及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因此这两本书非常重要。
    下面整理总结人大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命题规律,具体来看下。
    2016考研:人大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命题规律探析(4)
        【考察不同学派的观点并进行比较】
    与微观经济学不一样,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派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些甚至差异很大。考察不同学派的观点是经济学专业考研试题的一个趋势,望考生予以重视。例如:
    ●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供给增加的长短期影响有什么不同?
    ●货币冲击在长期和短期内对一国的实际产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用宏观经济学各理论流派的观点加以解释。
    ●论述货币供给增加对产出与价格的影响。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同一年出的这三道考题非常相似,甚至答案可以说是一样的。可以说,这种类型的考题非常具有代表性,要求利用不用学派的观点来分析某一个现象或某一个事件的影响。
      复习建议:
    要学好宏观经济学,一定要对宏观经济思想史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在理解各宏观经济学派理论时会感觉到很大的难度。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适当地看相关的教材,如方福前教授所著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4 00:05 , Processed in 0.05523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