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回复: 0

2016经济学考研精华总结:国民收入核算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4: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此为备考2016考研经济学的考生们总结了国民收入核算的相关内容,分享给各位考生,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正在进行暑期复习的考研小伙伴,加油!
    2016经济学考研精华总结:国民收入核算
    国民收入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所创造的价值。从社会总产值中扣除物质消耗后的剩余部分就是国民收入。它是反映整体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因此常被使用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亦是国际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国际统计项目。
    国民收入(价值形态)=社会总产值-已消耗生产资料价值或国民收入(实物形态)=社会总产品-已消耗生产资料。
    反映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统计数字是GDP, 即国内生产总值及GNP,
即国民生产总值,前者计算一段特定时期本地进行的生产,而后者则计算本地居民的总体收入。
    有三种衡量国民收入的方法:收入法、支出法和产出(产品)法。
    1、收入法是通过加总本国居民、公司和个人直接得自当期货物和服务生产的收入,即要素收入之总和。对这种由所有要素收入之和给出的国内总收入,只要随库存增值对之进行调整,就可以得出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如果再加上来自国外的财产净收入,就可得出国民生产总值。
    2、支出法是把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进行加总,从而得出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总支出。它只是总和最终购买价值,而把所有对中间货物的支出排除在外。
    3、产出法是汇总该国的工业和生产性企业在每一生产阶段上的增加值。这些增加值之和得出按要素成本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若再包括来自国外的财产净收入,它就能给出国民生产总值。
      实际核算中,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的计算公式为:
    1、生产法=总产出-中间投入(物质产品投入+服务投入)
    2、收入法=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3、支出法=总消费+总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
      国民收入核算中七个相关联的总量及关系
    ①国内生产总值GDP
    ②国内生产净值N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最终产品按市场价值计算的净值。
    NDP=GDP —折旧
    ③国民生产总值GNP:指一国永久居民(称为国民)所赚到的总收入。它与GDP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括本国公民在国外赚到的收入,而不包括外国人在本国赚到的收入。
    ④国民生产净值NNP:指一国居民的总收入(GNP)减折旧。
    ⑤国民收入NI:指一国居民在物品与劳务生产中转到的总收入。
    NI=工资+利息+地租+利润=NNP—(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
    ⑥个人收入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得到的所有收入总和。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净利息+净利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
    ⑦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
    PDI=PI-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收支付(如罚单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3 20:14 , Processed in 0.05246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