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31|回复: 0

2017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分析题易考点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3: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部分该怎么复习?通过对历年真题的研究,新东方在线总结了在选择题和分析题中,该科目的考点分布情况,2017考生可以参考复习,下文我们要分享的是思修与法基在分析题部分的易考点。
      分析题易考点
    理想信念的实现。首先,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特别是正确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逆境,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而不是消解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而这是这种难度,是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必要台阶。其次,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用于实践、艰苦奋斗才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尽管国与国之间依赖性加强,但是国家仍然是民族的最高表现形式,爱国主义仍有坚实的基础和存在意义。第一,人有信仰和地域不同,但爱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第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始终维护国家和主权的尊严。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从形式上看,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而从本质上看,两者又是相互伴随统一的。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的胜利是内部合作的结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增强竞争的实力,正是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和合作中的竞争,推动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道德建设与市场经济。加快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轨道有序健康地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另一方面具有盲目性、滞后性、自发性的缺点,容易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因此,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可以引导、保障市场经济沿着健康良好的轨道发展。
    “法治”与“法制”。二者虽一字之差,但从内涵上讲,却有重大差别。“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们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法律是自由的保障,而不是自由的限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享有权利的平等。公平正义观念,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权利义务观念,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的,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应当在法定的界限内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3 11:44 , Processed in 0.06829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