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9|回复: 0

2017考研政治马哲五大高频考点精解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6 11: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是考研政治复习中考生普遍反映问题最多的区域,而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难中之难”。原理看不懂、不理解、不会用、做题出错等困难,严重阻碍着考生获得考研政治高分。我曾反复强调,马原部分的研究范式是“概念——判断(关系)——推理(方法论)”。今天,我将通过这个研究范式,分析解剖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中五个最高频的考点。一方面,希望能让考生明确马哲的重点原理;另一方面,希望帮助大家形成一种学习马哲的思维方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概念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判断 (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
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推理 (方法论)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概念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判断 (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推理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
概念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判断 (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推理 (方法论)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
概念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判断 (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推理 (方法论)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概念感性认识: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判断 (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
推理 (方法论)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文:新东方在线名师刘源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0 22:30 , Processed in 0.04453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