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天数
| 知识点复习
| 知识点说明
| 知识点对应问题
| 资料页码
| 计划使用说明与学习建议
|
第1天
|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4、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二、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3、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2、民族意识的觉醒
|
核心概念
鸦片战争
不平等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
| 1、 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什么?2、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是什么?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4、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
5、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经历的历程是什么?
6、如何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7、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8、民族意识的觉醒表现在哪些方面?
|
| 1.此计划中知识点复习是要求学员掌握的的构成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的知识点;知识点说明是针对这理论一框架下的知识点,学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核心概念;知识点对应问题要求学员在看过知识点后能够使用专业的核心关键词就问题进行简要回答,这是为后一阶段分析题的写作打下理论基础,并且是当前能够提高客观题的正确率的最有效保障。
2. 《纲要》近代史部分包括的内容比较零碎,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整个学科的逻辑体系,把社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和脉络搞清楚,做到从宏观上把握理论知识点,以达到微观上理解记忆的目的。
3. 十到十一月份,同学们应该合理安排自己考研科目的复习。务必保证政治每日2小时的政治学习时间,这能为后期的复习减压打下良好的基础,各科在有重点有策略的学习中保证各科能够齐头并进,这样一方面能避免偏科,另一方面为后期的全局统筹,整体提升创造条件,后者后期学员因为政治而放弃其它学科的宝贵冲刺时间,或是基础较差,政治学科过多,造成手忙脚乱,从而影响了整个大局。
|
第2天
|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2、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二、洋务运动的兴衰
1、洋务事业的兴办
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
| 核心概念
太平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自强
| 1、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过程?2、 太平天国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性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指什么?及如何评价?
4、洋务事业的兴办的宗旨是什么?
5、洋务事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是什么?
|
|
第3天
|
三、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1、戊戌维新运动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核心概念
维新派
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
戊戌政变
| 1、戊戌维新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焦点是什么?
3、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
|
第4天
|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3、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4、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
核心概念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 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3、三民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指什么?
5、革命与改良辩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
第5天
| 二、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 武昌起义2、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
| 核心概念
武昌起义
黄花岗起义
保路运动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临时约法》
封建军阀专制
| 1、 武昌起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2、 中华民国的建立的标志是什么?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
4、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5、辛亥革命的原因及教训是什么?
|
|
第6天
| 第三章整体复习和巩固练习
|
|
|
|
第7天
|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北洋军阀的统治
2、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3、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4、五四运动的发生和发展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核心概念
北洋政府
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
民主科学
五四运动
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 1、北洋军阀的统治局面形成的深刻原因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基本口号是什么?
4、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5、十月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6、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及经过?
7、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具有的特点是什么?
|
|
第8天
| 二、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3、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和伟大意义
三、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1、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大革命的兴起
3、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展
4、大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经验教训
| 核心概念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一次国共合作
大革命的兴起
北伐战争的胜利
| 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代表人物?
2、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什么?在哪建立的?
3、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时间、地点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4、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以及其确定的革命纲领的内容是什么?
5、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的条件?
6、大革命兴起的起点是什么?
7、北伐战争的进展情况如何?
8、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什么?
9、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分别是什么?
10、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
第9天
| 第四章整体复习和巩固练习
|
|
|
|
第10天
|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1、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2、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3、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二、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 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2、 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3、 红军长征的胜利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核心概念
南京国民政府
土地革命战争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反“围剿”战争
遵义会议
长征
|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及以后的活动?
2、国民党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3、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过程?
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形成过程是什么?
5、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6、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7、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
8、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及意义?
|
|
第11天
|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
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3、一二•九运动
4、西安事变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 核心概念
卢沟桥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马关条约
南京大屠杀
局部抗战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国性抗战
| 1、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标志是什么?2、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标志是什么?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5、全国性抗战的开始的标志是什么?6、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
|
第12天
|
三、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 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2、 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3、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4、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5、 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6、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 核心概念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豫湘桂战役
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全民族抗战路线
持久战战略方针
敌后战场的开辟
游击战争
抗日根据地
延安整风
中共七大
| 1、在战略防御阶段正面战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2、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的标志是什么?3、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是什么?4、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什么?6、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什么?7、三三制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的会议是哪个?9、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著作有哪些?这些著作的内容包括什么?10、延安整风的指导性文献有哪些?11、延安整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延安整风的意义是什么?13、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以及取得的成就是什么?
|
|
第13天
|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 抗日战争的胜利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3、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第六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核心概念
抗日战争的胜利
反法西斯战争
| 1、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4、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5、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
|
第14天
|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一、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1、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局势
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3、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二、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
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3、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4、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5、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 核心概念
国际国内局势
全面内战的爆发
《中国土地法大纲》
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第二条战线
| 1、抗战胜利后国际国内局势是什么样的?2、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做出了哪些努力?做这些努力的作用是什么?3、全国性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4、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是什么?5、五四指示的时间及意义是什么?6、《中国土地法大纲》发表的时间及主要内容是什么?7、土地改革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8、实行土地制度改革的意义是什么?9、第二条战线是什么?10、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的政策是什么?11、标志着民盟站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立场的事件是什么?1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是什么?
|
|
第15天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4、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第七章整体复习和巩固练习
| 核心概念
南京国民政权的覆灭
人民政协
《共同纲领》
中国革命的胜利
| 1、人民解放战争为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发动的战役是什么?2、“两个转变”和“两个务必”分别是指什么?3、《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是什么?5、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是什么?6、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
|
第16天
|
纲要近代史部分知识脉络整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