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天数
| 知识点复习
| 知识点说明
| 知识点对应问题
| 资料页码
| 计划使用说明与学习建议
|
第1天
|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本质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的原始积累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4、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5、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6、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
资本原始积累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商品
价值
使用价值
交换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商品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
简单劳动
复杂劳动
| 1、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
2、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分别是什么?
3、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4、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是怎样的?
5、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6、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7、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尺度是什么?
9、商品的价值量、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什么?
|
| 1.此计划中知识点复习是要求学员掌握的的构成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的知识点;知识点说明是针对这理论一框架下的知识点,学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核心概念;知识点对应问题要求学员在看过知识点后能够使用专业的核心关键词就问题进行简要回答,这是为后一阶段分析题的写作打下理论基础,并且是当前能够提高客观题的正确率的最有效保障。
2.《哲学》和《政经》不能靠死记硬背,关键是提高理论分析实际的能力,怎样能够发现现实的或者历史的事件中蕴含的哲理,并有能力把这种道理按照段落层次全面的表达出来需要具备两点:首先是扎实的理论功底,对每个概念与原理的内涵的做到深入理解。其次,是进行专门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应试训练,具体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能体现出那些原理,能用什么方法论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等。
3.复习初期,同学们在把大量时间放在外语和数学的基础复习过程中,务必保证政治每日2小时的政治学习时间,这能为后期的复习减压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在有重点有策略的学习中保证各科能够齐头并进,这样一方面能避免偏科,另一方面为后期的全局统筹,整体提升创造条件,避免后期因为政治而放弃其它学科的宝贵冲刺时间,或是基础较差,由于政治学科过多,造成手忙脚乱,从而影响了整个大局。
|
第2天
| 1、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3、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7、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8、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货币
货币的职能
价值规律
货币职能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劳动价值论
|
1、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职能有哪些?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5、价值规律的作用有哪些?
6、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7、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8、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是什么?
9、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
|
第3天
|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2、劳动力的特点
3、货币转化为资本
4、所有制和所有权
5、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及其特点
7、剩余价值的含义
8、资本的本质
9、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10、剩余价值率
| 核心概念
劳动力
所有制
所有权
劳动过程
价值增值过程
剩余价值
资本
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率m’=m/v
|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2、决定劳动力价值三部分是什么?
3、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是什么?
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什么?
5、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6、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什么?
7、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8、剩余价值的含义是什么?
9、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1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是什么?
|
|
第4天
| 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2、超额剩余价值
3、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4、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5、资本积累的本质与后果
6、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
7、资本有机构成
8、相对人口过剩
9、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 核心概念
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
总体工人
资本积累
资本的技术构成
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c:v)
相对人口过剩
| 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是什么?
2、什么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3、什么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5、什么是超额剩余价值,它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间是什么关系?
6、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是什么?
7、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8、什么是资本有机构成?
9、相对人口过剩的三种形式是什么?
10、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
|
第5天
|
1、资本循环
2、资本周转
3、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发挥作用的制约性因素
4、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5、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
6、利润和平均利润
7、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8、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极其深化
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 核心概念
资本循环
空间上并存
时间上继起
资本周转
资本周转速度
社会总产品(W=c+v+m)
社会再生产
工资
利润
平均利润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 1、什么是资本循环,产业资本循环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及对应执行的三种职能是什么?
2、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3、什么是资本周转,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社会再生产,其核心问题是什么?
5、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和物质形态上是如何划分的?
6、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条件是什么?
7、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有哪些?
8、利润是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的?
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什么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阶段分别是什么
|
|
第6天
|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2、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
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
5、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产生和确立
6、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本质
7、辩证的分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资本主义法制
资本主义政党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 1、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是什么?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进步作用和局限性是什么?
4、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5、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如何形成?
6、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什么?
7、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
|
第7天
|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资本主义法制的两个阶段
2、生产集中与资本集中
3、垄断的形成及其本质
4、垄断与竞争
5、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6、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及作用发展
8、垄断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9、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
10、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11、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垄断资本主义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生产集中
资本集中
垄断
金融资本
金融寡头
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跨国公司
经济全球化
| 1、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2、什么是垄断,垄断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什么是垄断组织,它有哪些形式?
4、垄断为什么不能消除竞争?
5、什么是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其形成和参与的形式有哪些?
6、垄断利润的含义和来源是什么?
7、垄断价格的含义和形式是什么?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和作用有哪些?
9、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什么?
10、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后果是什么?
11.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实质是什么?
12、经济全球化有哪些表现,其动因和后果分别有哪些?
|
|
第8天
|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4、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5、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复杂性和长期性
| 生产资料所有制
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
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
经济调节机制和危机形态
政治制度
历史必然性
复杂性和长期性
|
1、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有哪些新变化?
2、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和实质是什么?
3、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4、如何理解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5、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