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天数
| 知识点复习
| 知识点说明
| 知识点对应问题
| 资料页码
| 计划使用说明与学习建议
|
第1天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和道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核心概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
群众路线
独立自主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的是什么?
5.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是什么?
6.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
8.如何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
| 1.此计划中知识点复习是要求学员掌握的的构成学科的基本理论框架的知识点;知识点说明是针对这理论一框架下的知识点,学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核心概念;知识点对应问题要求学员在看过知识点后能够使用专业的核心关键词就问题进行简要回答,这是为后一阶段分析题的写作打下理论基础,并且是当前能够提高客观题的正确率的最有效保障。
2. 《毛泽东思想》这一科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整个学科的逻辑体系,把社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和脉络搞清楚,做到从宏观上把握理论知识点,已达到微观上理解记忆的目的。
3. 十到十一月份,同学们应该合理安排自己考研科目的复习。务必保证政治每日2小时的政治学习时间,这能为后期的复习减压打下良好的基础,各科在有重点有策略的学习中保证各科能够齐头并进,这样一方面能避免偏科,另一方面为后期的全局统筹,整体提升创造条件,后者后期学员因为政治而放弃其它学科的宝贵冲刺时间,或是基础较差,政治学科过多,造成手忙脚乱,从而影响了整个大局。
|
第2天
| 三、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五、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 核心概念
时代主题:和平发展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
统筹兼顾
|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基础是什么?
2.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现实依据各是什么?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7、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现实基础和重要借鉴是什么?
8、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分别是什么?
9、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
|
第3天
| 复习第一章内容,并辅助一定的巩固练习
|
|
|
|
第4天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3、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
核心概念
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解放思想
理论创新
| 1.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是在什么时候?
2.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是什么?其实质和核心又是什么?
3.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是什么?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5.如何理解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6.如何推进理论创新?
|
|
第5天
| 复习第二章内容,并辅助一定的巩固练习
|
|
|
|
第6天
|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2、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 核心概念
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对象
革命动力
革命领导
革命性质和前途
政治纲领
经济纲领
文化纲领
|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2.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什么?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那些阶级?
6.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7.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8.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的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
|
第7天
|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核心概念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
1.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依据是什么?
2.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6.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7.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
|
第8天
| 第三章整体复习并辅助以一定的练习
|
|
|
|
第9天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 核心概念
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社会主义体系
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
土地改革
社会主义改造
|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指哪段时期?其社会性质是什么?
2.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什么?
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必然性是什么?
|
|
第10天
|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 核心概念
互助合作组
供销合作社
和平赎买
四马分肥
| 1.适合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什么?
2.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3.适合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4.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什么?
|
|
第11天
|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整体复习,辅助适当巩固联系
| 核心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伟大的社会变革
|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初步确立有什么意义?
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
|
第12天
| 第一~四章知识脉络梳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