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32|回复: 0

货币银行学专项突破——简答题(1)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3 2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货币有哪些主要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2、影响货币均衡实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货币市场有哪些主要特点?
   4、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6、利率在经济中有何作用?
   7、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趋势?
   8、西方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组织形式有哪几种?
   9、如何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含义?
   10、什么是股票价格指数?如何编制股票价格指数?
   11、何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如何选定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12、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般包括哪些环节?
   13、商业银行有哪些主要职能?
   14、确定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时,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15、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着哪些特殊风险?
   16、资本市场有哪些特点?
   17、如何认识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
   18、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
   19、国际收支失衡时,通常采取哪些调节措施
   20、金融创新主要表现在几个方
   21、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有哪
   22、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有哪些?
   23、金融国际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4、国际储备有什么作用?
  【答案】
  1、(1)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2)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2、(1)中央银行的调控手段。(2)国家财政收支状况。(3)生产部门结构是否合理(4)国际收支是否基本平衡。
  3、(1)交易期限短。(2)交易的目的是解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3)所交易的金融工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4、(1)存款负债。(2)其他负债。(3)自有资本。
  5、(1)货币化程度低下。(2)金融发展呈现二元结构。(3)金融市场落后。(4)政府对金融业实行严格管制。
  6、在宏观经济方面:(1)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2)利率可以调节投资。(3)利率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
  在微观经济方面:(1)利率可以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2)利率可以影响个人的经济行为。
  7、(1)业务上不断创新,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2)建立跨国银行,推动国际化进程。(3)遵循《巴塞尔协议》,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4)兼并成为商业银行调整的有效手段。(5)分业经营转向综合性经营,形成更大的大型复合型金融机构。
  8、(1)由政府出面建立存款保险机构。(2)由政府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存款保险机构。(3)在政府支持下,由银行同业联合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9、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过多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含义,应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通货膨胀与纸币流通相联系(2)通货膨胀与物价相联(3)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相联(4)通货膨胀与物价的持续上涨相联。
  10、(1)股票价格指数是反映股票行市变动的价格平均数。(2)股票价格指数的编制与商品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基本相同,即先选定若干有代表性的股票作样本,再选定某一合适的年份为基期,并以基期的样本股票价格为100,然后用报告期样本股票的价格与基期作比较,就是报告期的股票价格指数。
  11、(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定的中介性或传导性金融变量。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取有三个标准,即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
  12、应包括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1)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2)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3)从非金融部门等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
  13、(1)充当信用中介。(2)将社会个阶层的货币收入和积蓄转化为资本。(3)创造信用流通工具。(4)充当支付中介。
  14、(1)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2)经济发展目标及经济开放程度。(3)中央银行调节国际收支的能力(4)中央银行拥有的储备之外的国际清偿能力。(5)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选择。(6)未偿还外债总额及偿还期特点等。
  15、(1)信用风险。(2)来自资产与负债失衡的风险。(3)来自公众信任的风险。(4)竞争的风险。
  16、(1)资本市场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2)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本需求。(3)资金借贷量大。
  (4)交易工具收益较大而流动性差,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17、(1)商业信用始终是信用制度的基础(2)只有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银行信用(3)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完善。(4)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各具特点,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不能彼此替代。
  18、(1)法定存款准备率。(2)再贴现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
  19、(1)商品调节。(2)实施金融政策。(3)实施财政政策。(4)利用国际贷款。(5)直接管制。
  20、(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结构创新。
  21(1)现金比率(2)超额准备比率。(3)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4)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5)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
  22、(1)货币供应量。(2)信用总量。(3)同业拆借利率(4)银行备付金及其比率。
  23、(1)银行机构国际化。(2)银行业务国际化(3)金融市场国际化。(4)金融监督国际化。
  24、(1)削减国际收支困难。(2)维持本国汇率稳定。(3)充当对外举债的信用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03:03 , Processed in 0.06770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