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1)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根据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基本原理,假设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如下:
Ⅰ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Ⅱ 2000c + 500v + 500m = 3000
为了使第二年的社会资本再生产能够继续进行,这两大部类的产品包括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必须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这个实现过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交换:
首先,第一部类内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第一部类的4000c ,在实物上是由各种生产资料构成的,在价值上它本部类已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生产中消耗了的4000c必须用新的生产资料来补偿,而这4000c 在实物形态上就是由生产资料构成的。因此,这部分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可通过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而得到实现。
其次,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第二部类中的产品500v +500m ,在实物上是由各种消费资料构成的,在价值上代表本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的工人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需要,它必须用消费资料来补偿,而这500v + 500m 的实物形态正好是消费资料,因此,这部分产品同样可以通过第二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购买本部类的各种消费品得到实现。
再次,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交换,第一部类还剩下1000v +1000m 的产品,它在价值上代表本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但在实物形态上却是生产资料,不能用于生活消费,必须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相交换。同时,第二部类剩下2000c 的产品,它们在价值上代表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但在实物形态上却是消费资料,必须和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相交换。这样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第一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得到2000的消费资料,使第二部类的资本家得到再生产所需要的价值2000的生产资料。
(2)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实现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是 ,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用公式表示是:
Ⅰ(v + m ) = Ⅱ c
从这个公式可以引申出以下两个公式:
第一, Ⅰ(c + v + m) = Ⅰ c + Ⅱ c ,即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不变资本的总和。这表明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保持相等关系。
第二, Ⅱ (c + v + m) = Ⅰ (v + m) + Ⅱ (v + m) ,即第二部类的总产品的价值,应该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这表明第二部类生产的生活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的消费基金保持相等关系。
3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1)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首先,第一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就是:
Ⅰ (c + v + m ) > Ⅰ c + Ⅱ c , 即 Ⅰ (v + m ) > Ⅱ c
其次,第二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进行简单再生产过程中的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外,也必须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如果用m / x 表示剩余价值中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m – m / x 就表示剩余价值中供积累的部分。用公式表示:
Ⅱ(c + v + m ) > Ⅰ(v + m / x ) + Ⅱ(v + m / x )
即:
Ⅱ( c + m – m / x ) > Ⅰ(v + m / x )
(2)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根据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的要求,我们假设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如下:
Ⅰ 4000c + 1000v + 1000m = 6000
Ⅱ 1500c + 750v + 750m = 3000
在这个图式中已经具备了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因此,上述社会总产品9000,必须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重新加以组合。
假定第一部类的资本家把剩余价值1000中的一半即500用作追加的资本,另一半500用作资本家个人消费。又假定第一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4 :1,那么,转化成的追加不变资本为400Δc,追加的可变资本为100Δv 。这样,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为:
Ⅰ 4000c + 400Δc + 1000v + 100Δv + 500m = 6000
即 Ⅰ 4400c + 1100v + 500m = 6000
重新组合的第一部类的社会总产品中,通过本部类内部的交换,可使4400c 得到实现。剩下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1600,只有与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交换才能实现。但是,第二部类需要在实物上替换的不变资本只有1500,比第一部类的1600少100。因此,第二部类的资本家必须从剩余价值的750中提取100,用作追加的不变资本。假定第二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为2 :1,则必须再从剩余价值中提取50用作追加的可变资本,从而使第二部类的生产规模也相应地扩大。这样,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按照扩大再生产的用途就重新组合如下:
Ⅱ 1500c + 100Δc + 750v + 50Δv + 600 m = 3000
即 Ⅱ 1600c + 800v + 600 m = 3000
新组合的第二部类的社会总产品中,800v + 600m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通过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得到实现,剩下的1600c只有通过与第一部类的产品即生产资料进行交换才能得到实现。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也同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一样,是通过三方面的交换而实现的。当社会总产品得到全部实现后,下一年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就能继续进行。如果剩余价值率为100%,那么,第二年生产出来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是:
Ⅰ 4400c + 1100v + 1100m = 6600
Ⅱ 1600c + 800v + 800m = 3200
这样,社会资本再生产的规模,就从9000扩大到9800,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3)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当等于第二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是:
Ⅰ ( v + Δv + m / x ) = Ⅱ ( c + Δc )
从这个基本条件可以引申出另外两个实现条件:
一是第一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价值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是:
Ⅰ(c + v + m ) = Ⅰ(c + Δc ) + Ⅱ(c + Δc )
二是第二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以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用公式表示是:
Ⅱ (c + v + m) = Ⅰ(v + Δv + m / x ) + Ⅱ(v + Δv + m / x )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反映了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之间的密切联系。第一部类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决定第二部类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规模;第二部类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又对第一部类的扩大再生产起制约作用,也就是说,只有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和各部类内部,以及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之间,都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mtpdC1ib3JkZXItdmVydGljYWwtc3BhY2luZzogMHB4OyAtd2Via2l0LXRleHQtZGVjb3JhdGlvbnMtaW4tZWZmZWN0OiBub25lOyAtd2Via2l0LXRleHQtc2l6ZS1hZGp1c3Q6IGF1dG87IC13ZWJraXQtdGV4dC1zdHJva2Utd2lkdGg6IDBwe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