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8|回复: 0

人民币汇率制度概况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3 20:0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建国以来,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历史演变,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人民币汇率恢复时期(1950—195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伴随着全国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全国统一财经制度确立,人民币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公布,实行全国统一汇价,人民币汇率成为单一汇率,这一阶段确定人民币汇率的方针是“奖出限入,照顾侨汇。”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要鼓励当时占主要经济力量的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扩大出口,因此,汇率水平的确定要保证他们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利润。另一方面,还必须照顾华侨汇款的实际购买力,使其在国内能购得的商品价值要高出其在国外所能购得的商品价值量。因此,从1950年3月到1952年底,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由1950年4月的1美元兑换42000元旧人民币,调至1952年12月的1美元兑换26170元旧人民币。
  二、人民币汇率调整时期(1953—1980年)
  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这一时期,由于对外贸易实行国家垄断,人民币汇率无需服务于对外贸易,不具备调节进出口的功能,实质上只是充当外贸内部核算和计划编制的一种会计工具。另一方面,由于整个国际货币体系都采用了固定汇率制,因此人民币汇率只是在原定汇价的基础上参照各国政府公布的汇率确定,只有当西方主要国家货币发生贬值或升值时,才做相应的调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价从1955年至1981年12月基本未动,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换人民币2.4618元的水平。1973年西方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后,为了与西方各国汇率的变化相适应,人民币汇率的制定方法有所改变,采用了盯住合成货币浮动的形式,具体的做法是选择若干种与我国对外贸易有关的主要货币,根据这些货币加权平均汇率的变动情况对人民币汇率做相应的调整,但从总体上看汇率是稳定的。
  三、人民币双重汇率制时期(1980—1993年)
  1981—1984年间我国实行的是区分贸易与非贸易的双重汇价制:一种是使用于贸易外汇收支的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另一种是适用于非贸易外汇收支汇率。其原因是:一方面从进出口贸易的角度看,人民币汇价偏高,例如,以1978年12月30日为例,1美元兑换人民币1.58元,但是该年的出口平均换汇成本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2.50元。这意味着多出口1元商品反而增加亏损近1元人民币。另一方面,从非贸易外汇收支的角度看,人民币汇价则偏低,因为当时西方各国的通货膨胀均高于我国,人民币购买力比美元高。例如,以1978年第四季度为例,根据我国与美国的消费物价指数对比,1美元应兑换0.8元人民币,当时人民币与美元的名义汇率却规定为1美元等于1.52元人民币,这使得我国的消费者在购买外国商品时,1美元的货物实际多支付出0.72元人民币。
  1985年以后又形成了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外汇调剂价的出现是外汇留成制度的产物。所谓外汇留成,就是对有收汇的部门、地方、企业在其将外汇卖给国家银行后,按照收汇金额和规定的留成比例,分配给其相应的使用外汇的指标由其自行安排使用。外汇留成制度的实行,一方面提高了各单位、各企业的创汇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有些地区和单位,企业留成外汇很少,实际使用量却很大,国家计划又不能满足其需要,因此产生了较大的外汇需求缺口,需要在外汇调剂市场填补。1980年10月,中国银行北京、天津、上海等几个城市的分行开办了外汇调剂业务,形成了外汇调剂价格。1988年9月,上海率先在全国成立外汇调剂公开市场,市场上实行公开报价、竞价成交的交易机制。外汇调剂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放开后,其价格最低时为1美元兑换5.5元人民币,最高时突破10元,到1993年12月,外汇调剂价为1美元兑换8.7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并存的是官方汇率。从1985—1993年底,官方汇率发生过几次大幅度的调整;第一次是在1985年1~9月,从1美元兑换2.8元人民币下调到3.2元人民币;第二次是在1986年7月5日,从1美元兑换3.2元人民币下调低到3。7036元人民币;第三次是在1989年12月16日,由1美元兑换3.7221元人民币调低到1美元兑换4.7221元人民币;第四次是在1990年11月17日,由1美元兑换4.7221元人民币调低到1美元兑换人民币5.2221元。到1993年12月3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5.8元,具体见下表:
  1993年美元兑换人民币的官方汇率、额度价格和调剂市场价格
[TR][TD]  月份  项目[/TD][TD]1[/TD][TD]2[/TD][TD]3[/TD][TD]4[/TD][TD]5[/TD][TD]6[/TD][TD]7[/TD][TD]8[/TD][TD]9[/TD][TD]10[/TD][TD]11[/TD][TD]12[/TD][/TR][TR][TD]官方汇率[/TD][TD]5.76[/TD][TD]5.77[/TD][TD]5.73[/TD][TD]5.70[/TD][TD]5.72[/TD][TD]5.74[/TD][TD]5.76[/TD][TD]5.78[/TD][TD]5.79[/TD][TD]5.79[/TD][TD]5.79[/TD][TD]5.81[/TD][/TR][TR][TD]调剂市场价[/TD][TD]7.76[/TD][TD]8.34[/TD][TD]8.08[/TD][TD]8.09[/TD][TD]8.14[/TD][TD]10.07[/TD][TD]8.89[/TD][TD]8.82[/TD][TD]8.74[/TD][TD]8.70[/TD][TD]8.69[/TD][TD]8.69[/TD][/TR][TR][TD]外汇额度价[/TD][TD]1.96[/TD][TD]2.60[/TD][TD]2.36[/TD][TD]2.38[/TD][TD]2.41[/TD][TD]4.31[/TD][TD]3.13[/TD][TD]3.01[/TD][TD]2.90[/TD][TD]2.90[/TD][TD]2.87[/TD][TD]2.88[/TD][/TR]
  四、人民币汇率并轨及其走向市场化时期(1994年—现在)
  1994年,我国人民币汇率实现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其主要内容为有以下几点:
  1、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人民币汇率成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理是外汇管理的基本行政法规,由国务院于1996年1月29日发布,1996年4月1日起实施,1997年1月14日国务院进行了修改并重新发布。主要规定了我国外汇管理的基本原则与制度。
  2、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废止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所谓银行结售汇制是指企业出口所得外汇须于当日结售给指定的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同时经常项目下正常的对外支付则只须持有效凭证用人民币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
  3、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
  4、将外商投资企业纳入银行结售体系。1996年7月,正式将外商独资企业纳入银行结售体系,结束了1994年以前中资企业直接通过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而外商独资企业则需通过外汇调剂中心办理外汇交易的差别做法。
  5、实现了经常账户下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1996年12月1日起,我国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的全部义务,从此不再限制不以资本转移为目的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不再实行歧视性货币安排和多重汇率制度,这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经常账户下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但这并不意味着境内企业和个人可以随意购买外汇,我们仍按国际惯例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进行真实性审核,即境内机构和个人经常项目下用汇,需持规定的有效凭证到外汇指定银行或外管局进行审核后,才可以到银行购买外汇或从其外汇账户中对外支付。真实性审核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资本项目收支混入经常项目下进行,打击境内违规资本流动以及套汇、骗汇等违规犯罪活动,从而维护外汇市场秩序,保障居民个人合法正当的外汇收支权利。
  目前,我国正努力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新兴市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一再表明,不成熟的资本项目开放有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从国际经验看,实行资本项目可兑换一般应具备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健康的金融体系、有效的监管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国力。目前,中国不完全具备上述条件,还有必要对资本项目实行一定的管制。
  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改革绩效是显著的。首先,促进了进出口额大幅度增长,发挥了汇率对外贸的调节功能。其次,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10多年来,人民币汇率的稳中有升,不仅提高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和威信,还降低了进出口的交易成本。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币汇率的制度安排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3 03:12 , Processed in 0.075960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