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十九世纪下半叶,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时300年,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A。指导思想的封建性
B。对外具有依赖性
C。民主阶级的荒谬性
D。民族资产阶级的腐朽性
答案为AB 本题考察近现代史纲要洋务运动部分。洋务运动的起源、发展、本质以及失败的原因、教训等等。
考点参见新东方网络课堂政治冲刺班近现代史分册第9页划横线重要知识点处。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仍然是封建阶段。考题参见任之二225页28题,基本为原题。
27、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指出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具体情况指明了革命具体道路,毛泽东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依据是()
A 中国内外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
B 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是革命的主力军
C 中国革命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农村是其薄弱环节。
D 中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答案为ABCD本题考察近现代史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部分。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的无产阶级根本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因此A选项正确。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要想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将工作重点放到农村,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从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入手,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不断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使革命战争获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加,为最后夺取全国胜利奠定基础。因此B选项正确。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的溥弱环节。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将工作重心放到敌人统治力?薄弱的农村去,在农村长期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逐?夺取城市,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因此C选项正确。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广泛存在,这就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又使红色政权获得了深厚的阶级基础;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的间接统治及其相互间的矛盾和斗争,造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使红色政权获得存在和发展的缝隙;由于中国是一个大国,革命力量大有回旋余地。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D选项正确。
考点参见新东方网络课堂政治冲刺班近现代史分册第24页划横线重要知识点处。
28、1942年一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华日报》刊出周恩来的题词手迹“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原则,避免了抗战统一战线的破裂,这些方针和原则包括()
A 又联合又斗争
B有理、有利、有节
C 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D 发展进步、中间势力,孤立敌对势力。
答案为ABD 本题考察近现代史纲要部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部分内容。
考点参见新东方网络课堂政治冲刺班近现代史分册第31页划横线重要知识点处。考题见任之二209页第108题。选项C属于当时国内处理阶级斗争的对策,固然不选。
29、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主的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是()
A 国民党专制独裁,官员贪污腐败
B 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利
C 国民党顽固坚持内战政策
D 国统区爆发了严重经济危机
答案为ACD 本题考查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由于国民党政府独裁专制和官员的腐败,使之成为了第二天战线反抗的对象,故A正确;第二条战线是为了争取和平、实现民主而开展的反抗运动,与国民党反动政府军事上的胜利与失败无关,主要在于国民党失去了民心,故B错误;国民党内战政策违背了人民的和平意愿,故第二条战线的反抗斗争是必然的,选项C正确;国统区生产萎缩,失业人数增加,经济危机严重,故选项D正确。答案为ACD。
、年一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后,《新华日报》刊出周恩来的题词手迹“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原则,避免了抗战统一战线的破裂,这些方针和原则包括()又联合又斗争有理、有利、有节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发展进步、中间势力,孤立敌对势力。答案为本题考察近现代史纲要部分抗日民主统一战线部分内容。考点参见新东方网络课堂政治冲刺班近现代史分册第页划横线重要知识点处。考题见任之二页第题。选项属于当时国内处理阶级斗争的对策,固然不选。、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形成了以学生运动为主的民主运动。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是()国民党专制独裁,官员贪污腐败国民党在军事上的失利国民党顽固坚持内战政策国统区爆发了严重经济危机答案为本题考查第二条战线形成的原因。由于国民党政府独裁专制和官员的腐败,使之成为了第二天战线反抗的对象,故正确;第二条战线是为了争取和平、实现民主而开展的反抗运动,与国民党反动政府军事上的胜利与失败无关,主要在于国民党失去了民心,故错误;国民党内战政策违背了人民的和平意愿,故第二条战线的反抗斗争是必然的,选项正确;国统区生产萎缩,失业人数增加,经济危机严重,故选项正确。答案为。
考点参见新东方网络课堂政治冲刺班近现代史分册第38页划横线重要知识点处
30、1955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回归祖国时。他说“我为什么走回归祖国这条路,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息,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不息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有追随先烈的足迹,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再看看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们,在百废待兴的贫瘠土地上,盯住国内的贫穷,国际的封锁,经过风风雨雨春秋,让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想到这些,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丢弃呢?钱学森发自肺腑的言语,对新时期宏扬爱国主义有什么启示:()
A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B 个人理想要和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相结合
C 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D 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高度统一
答案为ABCD 本题考察爱国主义精神。
、年,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回归祖国时。他说“我为什么走回归祖国这条路,道理很简单。鸦片战争近百年来,国人强国梦不息,抗争不息,革命先烈为兴邦,为了炎黄子孙的强国梦,不息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员,只有追随先烈的足迹,探索追求,不顾及其他。再看看共和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们,在百废待兴的贫瘠土地上,盯住国内的贫穷,国际的封锁,经过风风雨雨春秋,让新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想到这些,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丢弃呢?钱学森发自肺腑的言语,对新时期宏扬爱国主义有什么启示:()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个人理想要和国家命运、民族命运相结合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高度统一答案为本题考察爱国主义精神。
考点参见新东方网络课堂政治强化班思想和法律基础分册讲义第4划横线重要知识点处。考题见任之二277页16题。
31.政治权利与自由包括()
A 人身自由
B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 宗教自由
D政治自由
本题考查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中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基本内容。政治权利和自由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是政治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因此选项BD为正确答案。选项A人身自由权与选项C宗教信仰自由也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与题意不符。
考题见任之二287页118题。
32、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重要部署,其中除了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外,还有()
A 宏扬党的优良作风
B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C 做好基层打基础工作
D 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答案为ABCD 本题考察时事政治部分 。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出了部署,其中除了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外,还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年月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重要部署,其中除了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外,还有()宏扬党的优良作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基层打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答案为本题考察时事政治部分 。年月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出了部署,其中除了强调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外,还要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考点参见新东方网络课堂时政20题讲义。
33、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于2009年8月2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标注着中国东盟历时7年之久自贸区主要谈判任务已完成,该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
A 确保中国对外第一个自贸区在2010年全面完成
B 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到更高水平
C 为地区与全球经济复苏做出重大贡献
D 为东亚自由贸易区建成提供法律保障
答案ABC 本题考察时事政治。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于2009年8月1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历时7年之久的自贸区主要谈判任务已经完成,该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确保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于2010年全面建成。第二,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第三,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于年月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标注着中国东盟历时年之久自贸区主要谈判任务已完成,该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确保中国对外第一个自贸区在年全面完成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到更高水平为地区与全球经济复苏做出重大贡献为东亚自由贸易区建成提供法律保障答案本题考察时事政治。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于年月日在泰国首都曼谷召开,双方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历时年之久的自贸区主要谈判任务已经完成,该协议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确保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于年全面建成。第二,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更高水平。第三,为地区和全球经济复苏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考点参见新东方网络课堂时政20题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