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0|回复: 0

英语阅读题型特点与命题思路分析之推理判断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3 19: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阅读理解是暑期复习的重中之重,能读懂文章并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是提高阅读分值的关键因数。阅读理解Part A试题在考查内容上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主旨大意题;事实细节题;词汇短语题;观点态度题和;推理判断题。下面英语教研室杨老师分别评述各类题型的命题特点与解题思路。
  (一)命题形式。根据推理判断题的性质和出题范围,我们可以大致把这种题型分为三种类别:
  1.局部推理题,即考查对于文章细节内容的判断能力,如上文所说,其对应的内容可以是文章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抑或是一两个段落,是相对比较容易快速定位的推理题,题干中经常包含了以下一些词汇,如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author implies that, according to theauthor等。
  例如:I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5 that__. (2007)
  The statement “it is all too monkey” (last line, paragraph1) implies that__. (2005)
  2.全文推理题,这种题型一般不是考查对于全文中心思想的推理,同样也是考查对细节的推理,只不过是这些细节散布在文章的各个角落,需要考生进行全面的归纳。
  例如:The text suggests that immigrants now inthe US__. (2006)
  It can beinferred from the text that public services__. (2002)
  3.判断题,这种题型是细节题和推理题的综合 ,一般的问法为which of thefollowing is true,或者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等,即正向判断和反向判断两种方式,要求考生找到符合原文信息的选项,而且四个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分布在文章各个段落,需要考生迅速定位并进行推理判断。
  (二)解题技巧。要做好推理判断题,要求考生能够充分理解阅读文章、分析语篇特征、寻找解题依据。考生应该在领会全文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弄清上下文的整体逻辑;其次,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作者遣词造句中的深层次含义;第三,要通读题干,充分了解题目要求我们进行推理和判断的内容,以免白费力气;最后,仔细挖掘作者隐藏在文章中的一些重要涵义,切勿用自己的主观判断来代替文章内容。
  (三)选项特点分析。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难免会遵循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同学们如熟悉了推理判断题选项的相应特点,对提高选项的正确率会有极大的帮助。
  1.正确答案选项的特点
  (1)正确答案一般其内容的含义比较丰富,更加具有综合性和概括性,尤其是当四个选项都符合常识或者题目意思的时候,意义最丰富的那个选项往往是正确答案;
  (2)正确答案的表述一般有一点模糊,不会用绝对词汇,而会用一些相对能够留下一些余地的词汇,如often, usually, sometimes, some, may, might, can, could, possibly,probably等;
  (3)正确答案有的时候反而是与我们通过常识判断得出的结论是相反的。因此,如果四个选项中有三个看上去与常识的判断相符,而余下的那一个却是反常识的,那么那个选项往往是正确答案。
  2.干扰答案选项的特点
  (1)只是原文的简单复述,而非推断出来的结论,把直接表达当成间接推理;
  (2)看似从原文推断出来的结论,然而实际上与原文不符,例如把原文的原因变成了选项中的结果,把原文的手段变成了选项中的目的;
  (3)根据常识判断是正确的,然而不是在文章事实或上下文逻辑基础上推理而得出的观点,因此,同学们要注意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或生活经验去推理,因为命题者考查的是考生揣摩作者意图的能力;
  (4)虽然以文章提供的事实或内在逻辑为推理依据,但推理过头、概括过度;
  (5)有部分选项的内容纯属编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6 19:56 , Processed in 0.061406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