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9|回复: 0

复旦大学翻译硕士培养部分师资简介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3 19: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翻译系:
          教授
          何刚强 王建开
          副教授
          陶友兰
          讲师
          管玉华 王炎强 姜 倩 冯 超 强 晓 刘敬国
          何刚强
          男,农历1949年12月出生,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系系主任;现任全国翻译硕士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早年就读于杭州大学外语系。1983年复旦大学外文系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两度担任过原外文系副系主任)。1980年代末开始潜心研究翻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主讲翻译课程,指导翻译研究方向的硕士生与博士生。已出版专著五本,译作两部,教材两本;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多篇,现担当全国翻译专业的一个系列(笔译)教材的总主编。
          200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6年被评为第二届复旦大学名师;2007年被复旦大学研究生群评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十名之一); 2009年主持的“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复旦大学本科翻译专业建设探索”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所主讲的“翻译理论与策略”被评为2010年上海高校精品课程。2011年评被评为上海市教卫系统师德标兵(十名之一)。
          王建开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成员,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
          研究方向: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学译介与20世纪中国社会进程、翻译史及研究方法与规范、英美文化(传统与变化)、中西文化对比(互识与融合)。在高校任教以来,先后讲授英美文学、阅读与写作、报刊选读、英美文化、高级英语、英汉互译、文体学等英语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并出版(1996),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2009),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2005)。在《中国翻译》、《外国文学研究》(武汉)、《外语与翻译》(长沙)、《上海翻译》、《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中外文学》(台湾)、《翻译季刊》(香港)等学术期刊以及高校学报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3篇全文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的《外国文学》和《高等教育》专辑),翻译的京剧《霸王别姬》(汉译英片段)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详细情况如下:
          一、科研项目:
          1.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五四以来我国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史”(批准号96BWW012)并出版。
          2.目前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英美文学作品在中国现代文艺期刊的译介研究”(批准号05JA740011)。
          3.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翻译史论”(批准号09BYY009)。
          二、专著
          1.《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九五”国家
          社科基金项目成果),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2007年1月第二次印刷);第一作者。
          三、译著
          2.《上海百科全书》(2010)英文版:汉译英,多人合译,自译8万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6月。
          3.《天使望故乡》(美国长篇小说):英译汉,第一译者,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7月。
          4.《上海年鉴(2008年)》英文版:汉译英,第一译者并审校,上海年鉴社,2009年3月。
          5.《上海年鉴(2007年)》英文版:汉译英,第一译者并审校,上海年鉴社,2008年1月。
          6.《一代外交家顾维钧》(图片集):汉译英(图片文字说明及每一章节的简介,见该书“后记”),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8月。
          7.《超值管理成功学》(经营类专著):英译汉,第一译者,台湾业强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8.《火狐坠落》(军事小说):英译汉,第二译者,台湾轻舟出版社,1996年2月出版。
          9.《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多卷本辞书):英译汉,独立翻译第八卷的十一万字(部分),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年。该译著获贵州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四、学术论文
          1.《的自传性探讨》(第一作者),《译家谈》(上海翻译家协会二十五周年文萃),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0月。
          2.《中国翻译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翻译季刊》(Translation Quarterly)(香港),2011年6月第60期。香港翻译学会出版、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发行(国际标准丛刊号码:1027-8559);该刊论文收入国际研究数据库(2009起),论文的英文摘要收入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编辑、国际学术出版机构St Jerome Publishing出版的半年刊《翻译学摘要》(Translation Studies Abstracts)。
          3.《翻译与利用:辛克莱在现代中国的译介形象转型》,载《翻译与多元文化》(第十八届世界翻译大会论文集),外文出版社,2008年8月(光盘版)。
          4.《翻译史研究的史料拓展:意义与方法》,载《上海翻译》2007年第2期。
          5.《文学知识与翻译——兼论译者的第三种能力》,载《复旦外国语
          言文学论丛》2007年春季号。
          6.《译文语言的年代形式与读者习惯的冲突及译者的抉择》,载《文化批评与翻译研究》(国际译联第4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外文出版社,2005年10月。
          7.《艺术与宣传:莎剧译介与20世纪前半中国社会进程》,载《中外文学》(台湾)第33卷第11期,2005年4月。
          8.《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一次论争与转型——兼论林纾与新文
          学家的译介观》,载《上海翻译》,2005年第3期。
          9.《导读》,载《名家名著导读》,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年4月出版。
          10.《中国近代翻译的特殊形态及思考》,载《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
          透视》(谢天振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7-21 22:10 , Processed in 0.053607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