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6|回复: 0

2016考研:揭秘英语命题三大规律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8-5 22: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研英语复习要对照大纲要求进行,掌握其命题规律有助于考生复习更高效,更有针对性。下面,新东方在线为大家揭秘考研英语的三大命题规律及四大原则,希望考生能够好好理解。
      一、考查目标
    从语言知识来看,大纲中明确要求“考生应能掌握5500左右的词汇以及相关词组。除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外,考生还应掌握词汇之间的词义关系,如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等;掌握词汇之间的搭配关系,如动词与介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掌握词汇生成的基本知识,如词源、词根、词缀等。”这种具体要求主要体现在对词汇的微观掌握和记忆上;词汇基本知识(词性、词形、本义和引申义等);词际关系(同义词、反义词、形近词,动词与介词、动词与副词、形容词与介词、形容词与名词等词汇搭配关系);词汇
    “背景”(词源、词根、词干、词缀)。针对考纲要求,在与提醒考生避免单词的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各位考生完全可以继续按照既定的复习思路备考,但是要特别注意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运用是考查的最终目的。
    另外,语法方面,本大纲没有专门列出对语法知识的具体要求,其目的是鼓励考生用听、说、读、写的实践代替单纯的语法知识学习,以求考生在交际中能更准确、自如地运用语法知识。
    就语言技能而言,与2011年大纲相比,2012年大纲没有任何变化,继续突出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关于阅读,强调“考生应能读懂选自各类书籍和报刊的不同类型的文字材料(生词量不超过所读材料总词汇量的3%)”;关于写作,则强调考生“应能写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摘要、报告等,以及一般描述性、叙述性、说明性或议论性的文章(实际就是应用文和图画作文)”,同时明确了阅读和写作的考查能力要求。总的来说,上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仍然是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的主要测评目标。
      二、命题规律
    考生在复习和备考过程中,前期很注意扩大自己的词汇量,了解必要的语法知识,但是每当做题时,总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没有用武之地。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他们对于考题应试的本质没有掌握。很多人在复习的过程中,顾名思义地认为考研就是考的读,如果读了以后能够理解那就能够考出好成绩。其实,就拿占分值最大的阅读理解部分来说,应试的比较元素除了文章以外,还有题,具体来说是题干与选项,怎么能够得出正确答案。这就需要考生把握各个题型的命题规律。
    第一,选材内容不会过于专业。避免让一部分人凭常识答题,否则,会影响测试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含有大量专有名词、数量词和技术性词语的短文一般不会出现。题材多以社会生活、文化教育类为主,科普性文章有再出现的趋势,但仍以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为主。题材有一定重复性,如98、99年以工业为主,03、04年以青少年问题为主。
    第二,文章难度适中。一般情况下,对大部分考生来说,文章在没有进行删词以前读起来几乎没有困难。
    第三,文章内部组织结构较为严密,无论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多以总----分或总---分---总的形式出现。由于引语与短文其他部分的难度不会十分一致,所以一般不选用含有很多引语的文章。
    1、考点紧紧围绕着语篇
    综观近年的考题,我们发现,完形填空不是要考词义辨析、固定搭配、语法等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从语篇的角度综合测试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2、定语从句、倒装句、比较句与平行结构是语法考查的重点。近年来,完形填空专门测试语法的题目不多,重点在词汇及对上下文的理解上,但我们发现,完形填空一旦考语法,就一定是与定语从句、倒装句、比较句或平行结构有关。
    3、在上下文中的认词、辨词能力是词汇考查的重点
    对词汇的测试在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应该说是无处不在的,它贯穿考卷的各个部分。在完形填空题中重点考查考生在上下文中认词和辨词的能力。由此可见,考生应意识到,只有经常对词汇进行同义、反义、近义、同形、同音等多种比较,才能有把握地选择正确的意义和搭配。
    4、逻辑衔接题比重加大
    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逻辑衔接题的比重加大,这就对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注意句际间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12 06:25 , Processed in 0.07213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