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8|回复: 0

法律硕士综合课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3 17: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已经学了综合课程的相关题目的试题,但是答案并不知道,这里将会告诉大家答案,并且将会分享给大家第二部分的习题,请大家学习法律硕士综合课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三、简答题:第31~3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31.简述法律事实的含义和特征.
        32.简述民族区域自治与特别行政区自治的区别.
        33.简述文景时期刑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分析论述题:第34~38小题,共80分.要求观点明确,说理充分,条理清晰,语言规范、流畅.
        34.(15分)材料1: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2:
        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受上级人民法院监督.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材料3: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请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我国法的适用中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2)该基本原则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3)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正确适用这一原则?
        35.(15分)结合实际,论述我国法律监督的涵义及其意义.
        36.(15分)公务员甲颇有才情,以本县三个招致群众非议的公共工程为背景,即兴创作一阕《沁园春•无题》词作,讥讽时弊,并通过手机短信发给十几个朋友,又通过QQ传给了几个网友.县公安局认为,该短信影响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定,遂以涉嫌诽谤罪将甲刑事拘留,后经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并没收其手机和电脑等物品.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甲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请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和相关理论分析:
        (1)甲的行为是否属于我国宪法所保护的公民言论自由的范围?理论依据何在?
        (2)县公安局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哪些宪法权利?宪法依据何在?
        37.(15分)结合实际,论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38.(20分)唐《户令》:“诸应分田宅者,及财物,兄弟均分.妻家所得之财,不在分限.兄弟亡者,子承父分.兄弟俱亡,则诸予均分.其未娶妻者,别与聘财.始姊妹在室者,减聘财之半.寡妻妾无男者,承夫分.”唐《丧葬令》:“诸身丧户绝者,所有部曲、客女、奴婢、店宅、资财,并令近亲转易货卖,将营葬事及量营功德之外,余财并与女.”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1)依照唐《户令》的规定,财产继承如何进行?
        (2)何为“户绝”?户绝之家的财产如何继承?
        (3)试结合上述引文的相关内容,总结唐朝继承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ABBAB
        6-10 DDDCC
        11-15 CABBB
        16-20 DBBBD
        二、多项选择题
        21.CD 22.AD 23.ABD 24.BC 25.ABC
        26.AB 27.ABD 28.BCD 29.ABC 30.CD
        三、简答题
        31.答案要点:
        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各种事实的总称.
        法律事实与一般意义上的事实有明显的区别:
        (1)法律事实是一种规范事实,没有法律规范就不会有法律事实;
        (2)法律事实是一种能用证据证明的事实;
        (3)法律事实是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是对法律关系产生了影响的事实.
        32.答案要点:
        (1)目的不同.(考试大)民族区域自治是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实行的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相结合的制度;特别行政区自治是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赋予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制度.
        (2)适用区域不同.民族区域自治的适用区域是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自治的适用区域是港、澳等地区.
        (3)自治程度不同.特别行政区的自治程度要高于民族区域自治.
        (4)法律依据不同.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法》;特别行政区自治的依据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首页  上一页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0 02:41 , Processed in 0.067021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