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1|回复: 0

法律硕士专业考研考试大纲之之宪法学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3 17: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法律硕士专业考研之宪法学一文将会想写的介绍有关宪法学的内容,帮助同学们认真的复习,在法律硕士考研这场战争中取得好的成绩,加油吧同学们!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宪法概述
        一、宪法的概念
        二、宪法的特征
        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区别:宪法内容的根本性;宪法效力的最高性及其表现;宪法制定、修改程序的特殊性。
        三、宪法的本质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民主制度法律化的基本形式;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四、宪法的分类
        宪法的形式分类;宪法的实质分类
        第二节 宪法原则和宪法规范
        一、宪法的基本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法治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二、宪法规范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三、宪法关系的概念、特点和类型
        第三节宪法的制定与修改
        一、宪法制定
        宪法制定的概念;制宪权与修宪权;宪法制定的主体和机构;宪法制定的程序。
        二、宪法修改
        宪法修改的概念;宪法修改的形式;宪法修改的程序;中国宪法的修改。
        第四节宪法解释与宪法监督
        一、宪法解释
        宪法解释的概念;宪法解释的体制;中国宪法的解释。
        二、违宪审查制度
        违宪审查的概念;违宪审查的对象;违宪审查的体制;违宪审查的方式。
        三、中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宪法监督的概念;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内容;中国宪法监督制度的不足和完善。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
        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思想条件。
        二、资本主义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
        英国宪法;美国宪法;法国宪法。
        三、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
        四、宪法的发展趋势
        公民权利的扩大、行政权力的强化、宪法保障制度的日趋完备、宪法与国际法的结合。
        第二节 旧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清王朝、北洋军阀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制宪活动《钦定宪法大纲》、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制宪活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革命根据地的制宪活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第三节新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
        一、1949年《共同纲领》
        二、1954年宪法
        三、1975年宪法
        四、1978年宪法
        五、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
        第三章国家基本制度
        第一节国家性质
        一、国家性质概述
        国家性质的概念;国家性质在国家制度中的地位。
        二、中国的国家性质
        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和特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结构;爱国统~战线。
        三、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的概念和类型;中国政党制度的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和主要职能。
        四、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的概念;中国的所有制形式及国家政策;分配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五、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的含义;精神文明的含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六、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概念;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组成和任务;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二节政权组织形式
        一、政权组织形式概述
        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政权组织形式的类型;政权组织形式在国家制度中的地位。
        二、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和特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政治制度中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适宜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选举制度的概念;中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选举的民主程序。                                                    首页  上一页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20 01:00 , Processed in 0.07177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