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0|回复: 0

法硕联考法理学核心考点:法律的归责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7-13 17: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间飞逝,2015年考研初试转眼间就要到了,跨考小编为帮助大家听过考研成绩,特收集整理了如下法理学核心考点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法律的归责概念
        法律责任的认定和归结简称“归责”,它是指对违法行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确认、归结、缓减以及免除的活动。
        二、法律的归责原则
        归责是一个复杂的责任判断过程,判断、确认、追究以及免除责任时必须依照一定的原则。归责原则体现了立法者的价值取向,是责任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指导法律适用的基本准则。归责一般必须遵循以下法律原则:
        1.责任法定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发生后应当按照法律事先规定的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方式追究违法者的责任;作为一种否定性法律后果,它应当由法律规范预先规定,这是法律可预测性的必然要求。
        (2)排除无法律依据的责任,即责任擅断和“非法责罚”。
        (3)在一般情况下要排除对行为人有害的追溯既往。国家不能以今天的法律来要求人们昨天的行为,这主要表现为刑法上的不溯及既往的原则。
        2.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
        (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
        (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3.责任相称原则。其含义包括:
        (1)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性质相适应。
        (2)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应当与违法行为的危害或者损害相适应。
        (3)法律责任的轻重和种类还应当与行为人主观恶性相适应。
        4.责任自负原则。其含义包括:
        (1)违法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负责;
        (2)不能让没有违法行为的人承担法律责任,即反对株连或变相株连;
        (3)要保证责任人受到法律追究,也要保证无责任者不受法律追究,做到不枉不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2-16 05:50 , Processed in 0.069914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