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回复: 0

2018考研政治复习:解读中国外交的历史演变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7561
发表于 2017-5-4 17: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美韩和朝鲜的关系因为朝鲜核问题进步一升级,美国与韩国3月联合举行有超过31.7万人参加的大型军演的同时,美媒体又向全世界放风,将派“里根号”、“卡尔·文森”号、“尼米兹”号三个航母打击群派往朝鲜半岛,美朝双方针锋相对、剑拔弩张。中国的态度是希望各方共同推动朝鲜半岛核问题早日重返谈判对话轨道。我国的外交理念和政策是2018考研政治的重要知识点,在此,文都教育考研政治老师为小伙伴们解读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第一,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说来就是:1、“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首先是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然后再考虑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一边倒”。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尖锐对峙,鉴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我国在外交上坚定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虽然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企图扼杀摇篮里的新中国,但是在我党和政府的积极努力下,建国第一年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3年底,我国政府与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的时候,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称为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
  第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际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外交政策做了调整,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另外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独立自主的原则具体的表现为“不结盟”政策;与此同时我们注重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文都教育考研政治老师小提示: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们制订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现在,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文都考研提醒大家全国各单位院校2018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时间为每年6月—10月份,想要报考2018考研的同学们,请及时关注意向院校官方信息,做好2018考研报名的相关准备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1-22 05:50 , Processed in 0.05254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