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4|回复: 0

2018考研经济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7-3-28 11: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学原理是考研经济学中十分重要的一本参考书,2018经济学考研的同学们要认真复习。以下是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经济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
  第一节 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支付意愿减去买者的实际支付量。
  我想买一个书包的愿意支付的最高价钱是50元,张蕊想买一个书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钱是100元。如果书包卖60,那么我就不会去买这个书包。而对于张蕊,她得到的消费者剩余是40元。如果书包卖40,那么我也会买,我得到书包的消费者剩余是10元,张蕊得到的书包的消费者剩余是60,其中,有20元是相对于书包卖60时候的额外的消费者剩余。
  对于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以下的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市场的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带来了什么东西呢?它衡量了消费者从一种物品中得到的买者自己感觉到的利益。如果决策者想尊重买者的利益,这是一个好的衡量标准。大多数市场上,消费者剩余反映了经济福利。——如果这个消费者是理性的话。如果不管花不少钱,买者都愿意的话,那么我们也没有话可说的。那么,她的消费曲线就不是上面这样子的了。曼坤举的例子是吸毒者的例子,不管是高价低价,他们都会愿意去买!天!!这还有什么可说的。
  第二节 生产者剩余
  成本:卖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必须放弃的每种物品的价值。
  举个例子:我为了编软件。这是一个机会成本,我要放弃我的休息时间,我还要去学习,我要用电脑,等等等等。
  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的得到的量减去卖者的成本。
  结论:价格之下和供求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结论:我们用生产者剩余来衡量卖者的福利
  第三节 市场效率
  效率:资源配置是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平等:福利在社会成员中分配的公平性。
  效率是关心如何地把蛋糕做大,公平是关心如何去分配蛋糕。
  总剩余: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是供给和需求曲线到均衡数量之间的面积。
  总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量+卖者得到量-卖者的成本
  (只有在平衡点的时候)=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
  观点:
  1) 自由市场把物品的公平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这种评价由卖者的支付意愿来表示。
  2) 自由市场将需求分配给可以以最低的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3) 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 总和最大化的产量。——所以社会计划者通过增加或减少物品的生产量并不能增加经济福利。
  结论:市场上的供求平衡可以使买者和卖者得到的总利益最大化。
  但是:看到的是,我们所有的假设都是在完全的市场竞争的前提下。
  我们要看到 市场失灵!——市场势力和外部性是两个普遍的例子。
  问题:曼坤的书:p133, 9,10题。不会。
  在于总剩余这个问题,我分得很不清楚。
  第一篇 择校择专业指南
  2018经济学考研择校指南
  2018经济学考研择校招生院校排名及解析
  2018经济学考研专业解析建议
  2018经济学考研学科方向分析
  2018经济学考研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第二篇 考试内容及参考书
  2018经济学考研参考书及热门院校参考书目
  2018经济学考研考试内容及试卷结构 
  第三篇 复习规划
  2018经济学考研备考指导
  2018经济学考研全年复习安排
  2018经济学考研十五大热门院校备考指南

  以上是中公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8考研经济学原理复习笔记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效率。同时,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隆重推出2018考研全年集训营、精品网课、2018OL乐学系列备考专题。中公名师们针对每一科目的复习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同时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与重点院校的自主命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8 19:22 , Processed in 0.052913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