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4|回复: 0

2017心理学考研考点押题预测儿童攻击VS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12-23 21: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中公考研教研组老师整理的2017心理学考研考点押题预测儿童攻击VS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以供考生参考复习。
  考点六:儿童攻击行为VS青少年反社会行为
  1. 阐述影响儿童攻击行为的因素,谈谈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措施?
  (1)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针对他人的敌视、伤害或破坏性行为。包含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两种。
  (2)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对侵犯行为的鼓励和宽容;大众媒体的负面影响;
  第二,家庭环境:武断、冷淡、拒绝的父母更能培养出敌意的、攻击性的儿童;放任型的父母不约束儿童的侵犯行为,使侵犯行为合法化;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家庭氛围更能培养出攻击性强的儿童;
  第三,性别差异:男孩比女孩有更多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2~2.5岁,出现性别差异。
  (3)侵犯行为的控制: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奖赏与关注;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移情训练;创造减少冲突的环境;
  2. 反社会行为
  反社会行为实际上是和亲社会行为对应的社会行为,是侵犯行为发展到青少年时期的高级别体现。
  其原因在于:青少年期的冲动;这一时期个体已经具备一定能力。
  这类行为违背社会规范,损害社会或公众利益,13~14岁的青年有着很高的犯罪率。
  以上是中公考研数学研究院教研组老师为大家整理的2017心理学考研考点押题预测儿童攻击VS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押题集训营、VIP一对一等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8 23:50 , Processed in 0.046058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