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4|回复: 0

2017心理学考研考点押题预测婴儿期-依恋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12-23 21:4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中公考研教研组老师整理的2017心理学考研考点押题预测婴儿期-依恋,以供考生参考复习。
  考点四:婴儿期-依恋
  (一)婴儿依恋的发生阶段
  依恋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婴儿在同母亲较长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鲍尔比指出,哺育不是依恋情结产生的基础,依恋对物种的繁衍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本身是有深刻的生物学根源的。鲍尔比提出了依恋发展的四个阶段:
  (1)前依恋阶段(出生至6周)
  发出先天的信号有助于新生儿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联系。这时候婴儿能够辨认自己母亲的微笑和声音,但是还未对她形成依恋。
  (2)依恋建立阶段(6周至6~8个月)
  婴儿对熟悉的照料者和陌生人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当他们知道自己的活动会影响周围人的行为时,他们会开始发展出一种信任感,即自己付出信号时照料者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3)清晰的依恋阶段(6~8个月至18个月)
  对熟悉的照料者的依恋已经很明显。婴儿会表现出分离焦虑,在他们依赖的成年人离开时会变得不安。但是分离焦虑并不是一定会发生,这有赖于婴儿的气质和当时的情景。
  (4)交互关系的形成阶段(18个月至2岁及以后)
  表征能力和语言的快速发展让婴儿能够理解某些影响父母的来与去的因素,并能够预测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因此,分离焦虑就会减弱。这时候婴儿开始于照料者谈判,会提出要求,会劝说他(她)改变目标。
  鲍尔比认为,经过这四个阶段以后,婴儿会建构起一种与照料者的持久情感联系,婴儿会把这种联系当作父母不在时的“安全基地”。
  (二)婴儿依恋的Q分类方法(Waters and Attachment Q-set)
  是适合1-5岁儿童的更有效的方法。儿童依恋行为分类卡片共有90个条目。每个条目描述一种在日程生活中常见的儿童行为。在评价儿童依恋性的时候,这90个条目由使用人员根据观察到的被试儿童的日常行为分成9组,从左到右记为一分到九分。所用被归在左边第一组的卡片描述的都是被认为是被试儿童最不典型的行为,而所有被归在右边第一组的卡片描述的则都是被认为是被试儿童最典型的行为。那些既不是最典型又不是最不典型的行为则被归在中间的组里。然后计算依恋性分数,将儿童分入安全或不安全依恋组。
  研究表明,婴儿的依恋既具有明显的稳定性,也具有可变性,不同依恋类型之间可以转换。影响依恋质量的因素有依恋的机会、抚育的质量、婴儿的心理特点以及家庭环境和文化因素。
  以上是中公考研数学研究院教研组老师为大家整理的2017心理学考研考点押题预测婴儿期-依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另外,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押题集训营、VIP一对一等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8 20:43 , Processed in 0.041926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