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17|回复: 0

传播学引论核心知识点之传播学的发展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12-11 15: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彬编著的传播学引论是新闻传播考研的复习参考书之一,下面是本书主要的考察知识点:
第二章 传播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二节 传播学的发展
  五六十年代的研究大多局限在社会心理学的态度改变圈子里,一味地探讨传播媒介的效力和传播的效果。社会学家贝雷尔森对传播的效果问题所作的一系列令人沮丧的限定,反映了当时传播学界的普遍认识和泄气情绪。传播学界到20世纪50年代末便普遍陷入苦闷焦虑之中,感到前途渺茫。
  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有一项进展异常突出,这就是传播模式的兴旺。传播学研究一大特色就是模式众多,许多传播学理论都是以一个或几个模式为线索而形成的。模式,就是对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所做的直观而简洁的描绘,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模式与模型有相同之处,他们都是原物的模本。模型所对应的是具体的、静止的物体,而模式所对应的却是抽象的、运动的过程。尽管模式常常包含着许多图解的成分,但实质却是高度抽象的。
  模式表现手法分类:文字模式、图表模式和数学模式。其中图表模式在传播学研究中占绝大多数,模式往往指的就是图表模式。
  1952多伊奇指出传播模式的四种功用:构造、解释、启发和预测。构造:模式可以显示传播活动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所存在着的那些无法直接观察的联系;解释:模式可以从一个角度说明传播的运行及其规律;启示和预测:一个好的、深刻而标准的概括传播过程的模式具有理论的实际意义。
  一切模式都不可避免地具有简单化的倾向,都难免含有未经阐明的假设。
  传播实际上是信息流通的过程,这种过程错综复杂,变换万端,简洁明了的模式则能清楚地显示传播的本质及规律,传播研究特别重视模式,研究者往往都把提出独创性的模式作为奋斗目标。50年代传播学初创之际,构筑模式简直成为传播研究的主流,许多传播学的经典模式都产生于这个时期。
  20世纪60年代三大转折为传播研究注入新的活力:一、传播研究冲出效果分析这个狭窄的一隅,开始对传播现象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讨,而不仅仅只是专注于传播如何取得最佳效果这一方面;二、以往的传播研究只关心传播的直接效果和近期效果,而忽视它的间接效果和远期效果。对效果问题的看法发生重大转变中最明显的就是摆脱了媒介影响与态度改变的思维定势,开始探讨传播的多维效果;三、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日渐提高,他的重要意义日渐明确。受众在传播活动中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十分积极主动的,他与传播者是对等的合作伙伴,他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丝毫也不亚于传播者。传播研究也开始由以往只关注传播者一方面趋向于更多探索受传者以防。
  1964鲍尔提出“固执的受众”:受众思想观念十分牢固,绝非媒介所能轻易改变。以往的研究只问信息能对受众产生什么影响,而现在的研究则应问受众能用信息达到什么目的。
  传播研究发展历程:早起的零打碎敲→20世纪40年代的初具规模→50年代末裹足不前→20世纪60年代后境界大开→20世纪70年代方兴未艾如火如荼(许多学说纷纷登场,许多流派举旗创世,研究重点从包罗万象的整体化建构,转向分门别类的深层化探索)
  两个最有威望最有势力的学派:一是美国为龙头的传统学派或叫经验学派,一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传统学派注重挖掘传播活动的自身规律,出发点和着眼点都紧扣具体的传播实践,都通人们的实际传播经验密切关联,他们的研究方法及成果都带有十分突出、十分明显的经验色彩,研究成果往往能直接用来指导人们的传播活动;
  缺陷是把传播现状当做天经地义,无可置疑的事实并以接受既定事实为前提来从事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无非是为现存的传播体制的有效运转献计献策。
  批判学派以对既定的传播现实和现存的传播体制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地批判而闻名,锋芒所向直指传播的要害:即为谁传播,为何传播。批判学派主要致力于对传播现象之深层背景的考察,更注重传播及传播体制的阶级性和历史性,更注重传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
  缺陷:忽视或根本就无视对传播自身规律的探讨,至实际经验、具体问题于不顾,一味进行大而无当、天马行空的高谈论阔,无助于知道人们的传播活动。
  批判学派在资本主义文化和现代文明陷入困境面临危机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目的首先是要对现存的总的传播环境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批判的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不仅仅只限于传播一个方面。
  总之,传统学派偏向于传播的小规律,实际维护传播现状,只立不破;批判学派侧重于传播的大问题,旨在批判传播现状,只破不立。
  一般讲到传播学时,大都以传统学派为主,很少涉及批判学派。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押题集训营、VIP一对一等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4-21 05:12 , Processed in 0.05024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