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6-11-29 18:41:41
|
显示全部楼层
12.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积极投身实践是增强改革创新能力本领的关键。
13. 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4.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的物质承担者,但不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总是深深打上了社会属性的烙印。
15.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在对待人生问题上的具体体现,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16.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只有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的人生观,才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才值得终生尊奉和践行。
17.个人主义是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一种思想体系和道德原则,它主张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和他人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物,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
18.人是社会的人,总是生存和活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当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
19.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20.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21.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2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23. 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第一,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第二,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第三,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第四,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24. 个人与社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只有科学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25.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定的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讲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6.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三种力量)
27.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丰富、更加科学合理;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28.在中国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公私之辩始终是一条主线。“公义胜私欲”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
29.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30.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
31.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最基本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32.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33.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夫妻是家庭的主要成员,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34.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我国重要的法律原则和道德规范。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又表现为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家庭关系中的男女平等主要是人格平等,是权利和义务的平等。
35.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品德操守等产生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家风不正,家庭成员的个人品行也容易出问题。家教是实现家庭美德与家风互动的中介环节,要通过注重家教来推动良好家风的传承和落实。
36.道德修养的实质,就是在各种道德观念冲突中,自己跟自己“打官司”,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不同道德观念之间的选择。与社会实践相联系,是进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小编提醒】
文都2017考研真题答案解析专题已上线,考研初试时间为12月24日—25日。届时,文都考研会及时为大家奉上一场“真题答案解析”的饕餮盛宴。
2016111810345891523.jp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