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2017考研政治精讲精做1100题解析之唯物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11-23 18: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唯物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考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基本内容
  【解析】物质是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恩格斯明确指出哲学物质概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并非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或系统与要素的关系,故AC项错误,B项正确。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概念不是同等的范畴,故D错误。
  2.【答案】B
  【考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否则将导致形而上学,故B正确。时空具有客观性,故A项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C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故D项错误。
  3.【答案】A
  【考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解析】题干中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天地、阴阳、山川的变化,都是自然界自身的运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A项正确。运动的主体是物质,故B项错误。C项是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D选项表述错误,正确的说法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故不选。
  4.【答案】D
  【考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解析】题干的观点只看到生与死的联系,没有看到生与死的区别,只看到绝对运动,没有看到相对静止,认为生与死的转化是无条件的,犯了相对主义诡辩论的错误。故本题选择D,其他选项皆不符合题意,故不选。
  5.【答案】D
  【考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A项偷换概念,故不选。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B项偷换概念,故不选。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故D正确。C项只看到了运动与静止的区别,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性,故C错误。
  6.【答案】C
  【考点】马克思主义时空观
  【解析】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故A项错误。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故B项错误。时空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D项不选。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故选C项。
  7.【答案】C
  【考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解析】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故A项错误。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机器人不能进行独立的思维,故B项错误。机器人执行的是人类预设的程序,是人意识的创造物,是人类智力的扩展和深化,是人们更好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故C项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受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性以及人类实践发展水平的制约,故D项错误。
  8.【答案】C
  【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
  【解析】题中的“感动”属于意识,意识的源泉是物质,故A项错误。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故B项错误,C项正确。“感动”是对浪漫宇宙的能动反映,故D项错误。
  9.【答案】B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观念地存在着”即意识,人们通过劳动将意识转化为现实物质,即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故B项正确。ACD项是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
  10.【答案】B
  【考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精神的力量属于意识,物质的力量属于物质,意识可以通过实践变为物质,即精神的力量可以通过实践变成物质的力量,故B项正确。ACD项皆是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
  11.【答案】D
  【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
  【解析】“望梅”属于意识层面,“解渴”属于物质层面,意识层面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层面的东西,故选择D项。A本身正确,但题干强调的不是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而强调的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题意不符,故不选。精神可以通过实践转化成物质,故C错误。B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不选。
  12.【答案】C
  【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
  【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题干中两位导游对同一处景观做出了不同的反映,表明意识具有能动性,故选C项。A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B项本身正确,但题干中是面对的是同一个事物而不是不同的事物,与题意不符,故不选。D项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不选。
  13.【答案】B
  【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
  【解析】题干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产生了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表现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故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而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的客观事物,还能对过去已出现的、未来将出现的事物进行反映,故不选。意识不仅受到客体的制约,还会受到客观规律以及人类实践发展水平的制约,故C项错误。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故D项错误。
  14.【答案】C
  【考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解析】电脑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形式,有明显的机械性,没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是近似、部分地模拟人脑的思维功能;人脑则由千亿个神经细胞构成,是结构最为复杂的物质形态,它是最高级的运动形式一一思维运动的物质承担者,故AD项错误。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机器人不能进行实践,只能通过程序模拟人的某些行为,代替人某些活动,故B项错误,C项正确。
  15.【答案】D
  【考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解析】ABCD都属于实践的基本特征,但产品的“更新换代”主要体现了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的特征,正是因为实践是能动的不断发展的活动,所以苹果公司的产品才能够不断地“更新换代”,故本题选择D。
  16.【答案】D
  【考点】实践的作用
  【解析】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或水平,故D项正确。人与自然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并非绝对对立,故A项错误。BD项过于绝对,主张消极适应环境,否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故不选。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
  【考点】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基本内容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承认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绝大多数唯物主义者都是自然观的唯物主义者;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是指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往的旧唯物主义者都是自然观唯物而历史观唯心,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只有马克思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第一次实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者,还是历史唯物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故A项正确。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指出物质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客观实在性是其本质规定。故B项正确。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不能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同物质本身混为一谈,故C先正确。人们感官可以直接感觉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并非物质,物质是哲学范畴,抽象概念,故D项错误。综上,选ABC项。
  2.【答案】AD
  【考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含义是人们在地球上,因地球自转,于不知不觉中,一日已行了八万里路;地球在宇宙的天际运行,人坐在地球上放眼天外,可以看到无数像银河那样的星系。故A项正确。B项中“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含义是天是永恒不变的,因而按天意建立的封建社会之“道”也是永恒不变的,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故不选。“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含义是河流运动是永恒不停的,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了相对静止,属于诡辩论。故C项不选。“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的含义是我躺着看那满天的云朵一动也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随着船)向东行进。故D项正确。
  3.【答案】ABCD
  【考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解析】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此,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故ABC项正确。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故D项正确。综上,ABCD项正确。
  4.【答案】ABCD
  【考点】马克思主义运动观
  【解析】芝诺认为“飞矢不动”是由一系列的静止来构成,而静止的总和不能构成运动依然还是静止。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不了解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否认了运动是间断性和不间断的统一,故本题选择ABCD。
  5.【答案】ABCD
  【考点】马克思主义时空观
  【解析】“时间都去哪儿了”表明时间具有一维性、有限性、不可逆性,故选BCD项。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即一学习就感觉时间慢了,一不学习就感觉时间快了,故A项正确。
  6.【答案】BD
  【考点】马克思主义时空观;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欧几里得几何学使后人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得到了新的理论,故A项错误。不同的研究领域中,空间所体现的特性是不同的,因此空间具有相对性,故B项正确。经验归根结底是从实践中总结而来的,是可靠的,故C项错误。真理的相对性指出,真理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故D项正确。
  7.【答案】BC
  【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
  【解析】意识具有能动性,人类通过意识的指导创造出科学技术,它是人类智力的扩展和深化,是人们更好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可以加强人某一方面的能力;反过来,人们的意识在实践中又可以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升,故BC项正确。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其来源于客观世界,故A项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而不是意识,故D项错误。
  8.【答案】BD
  【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
  【解析】“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表明“信心”作为精神的力量,通过实践可以变为“黄金”这种物质的力量,故BD正确。AC皆为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
  9.【答案】ABC
  【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
  【解析】建筑师在用蜂蜡建筑蜂房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表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而动物只能以本能来适应环境,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故ABC项正确。D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
  10.【答案】AB
  【考点】马克思主义意识观
  【解析】“鬼神观念”属于意识。意识具有创造性,鬼神观念是对物质世界的创造性反映和歪曲反映,不是本质的反映。可以从从物质世界中找到其根源和“原型”,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故D项错误,AB项正确。C选项错误地承认了鬼神的存在,故不选。
  11.【答案】CD
  【考点】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解析】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故CD项正确。A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故不选。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世界的客观规律性的制约,而不是完全限制,故B项错误。
  12.【答案】AD
  【考点】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
  【解析】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故A项正确。B项错在“模仿”二字,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能动反映而不是简单模仿,故不选。C项错在“本质”二字,任何观念包括虚幻观念都是对事物的反映,但只有正确的反映才反映事物的本质,故不选。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世界是意识的根源,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故D项正确。综上,选AD项。
  13.【答案】BD
  【考点】实践的作用
  【解析】矛盾是客观的,故A项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故B项正确。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而不是人对自然的认识,故D项正确,C项错误。综上,选择BD项。
  以上是中公考研政治教研组老师为大家整理的2017考研政治精讲精做1100题解析之唯物论,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VIP一对一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3 20:49 , Processed in 0.063155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