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回复: 0

2017考研实验心理学冲刺笔记:启动效应和内隐学习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11-23 18: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心理学考研冲刺阶段的复习应放在查缺补漏,强化弱势知识点,巩固优势知识点,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份实验心理学倒计时40天冲刺复习笔记,希望可以帮助到同学们。
          第十章 记忆
          第三节 启动效应和内隐学习
          一、启动效应
          1、启动效应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启动效应执行某一任务对后来执行同样的或类似的任务的促进作用。它与正迁移类似,但后者总是在总体效果上进行测量的,而启动效应的测量单位却十分具体。
          启动效应分为直接启动和间接启动。
          启动效应的测量方法:知觉辨认、词干补笔(word stem completion)、补笔(word-fragment completion)。
          2、实验性分离现象: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果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
          健忘症病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正常人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3、关于启动效应的两种观点
          (1)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
          Tulving:记忆=情节记忆+语义记忆+知觉表征系统(启动效应代表的新记忆系统)
          Squire的分类:陈述记忆是可以进入意识的记忆,而程序记忆只能通过行为操作来表现。
          (2)传输适当认知程序观点
          Roediger主张记忆系统只有一个,自觉记忆和不自觉记忆测验之间的分离现象只是反映了两类测验所要求的认知程序(或过程)不同。如果记忆测验所要求的认知过程与学习时所要求的认知过程相似或重叠,则测验的成绩就好,否则就差(提取与加工的一致性保证好的记忆)。自觉记忆测验要求概念驱动加工,不自觉记忆测验要求材料驱动加工。
          二、内隐学习
          Reber的人工语法
          内隐学习的本质:内隐知识可以自动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内的外显规则;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很容易概括到不同的符号集合;内隐学习具有无意识性,且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9-24 00:28 , Processed in 0.041974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