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
来源
|
名言
|
考点/派别
|
恩格斯
|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
恩格斯
|
物,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
列宁
|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
马克思
|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
恩格斯
|
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
|
物质和运动
|
列宁
|
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
|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
马克思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
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
恩格斯
|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
发展的过程性
|
列宁
|
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恩格斯
|
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列宁
|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
矛盾的特殊性
|
恩格斯
|
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
矛盾的普遍性
|
列宁
|
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
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
恩格斯
|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
形而上学否定观
|
马克思
|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
事物存在的质量度
|
马克思
|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
必然性和偶然性
|
马克思
|
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
|
现象和本质
|
恩格斯
|
唯物主义辩证法“多年来已成为我们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
|
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恩格斯
|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
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