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1|回复: 0

西医病理学考研复习笔记之肝硬变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11-15 22: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医内科学是西医考研考察的内容之一,2017年考研大纲要求掌握14个大内容,分别是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损伤的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免疫病理、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下面中公考研就就这几方面为同学们整理了一份详尽的复习笔记,供同学们冲刺阶段查缺补漏。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变(liver cirrhosis)
  一、概述:
  1、概念: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改变反复交错运行,使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
  2、分类方法:
  病因分类:病毒性、酒精性、胆汁性、隐源性
  形态分类;小结节型、大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不全分隔型
  病因及病变结合分类: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淤血性、寄生虫性、色素性
  二、类型及病变:
  (一)门脉性肝硬变:
  1、病因和发病机制
  (1)病毒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尤以乙型慢性活动性肝炎是肝硬变的主要原因,
  (2)慢性酒精中毒
  (3)营养缺乏。
  (4)毒物中毒
  2、病变:
  (1)肉眼观:早、中期肝体积正常或略增大,质地正常或稍硬。后期肝体积缩小,重量减轻,硬度增加,表面呈颗粒状或小结节状,结节大小相仿,最大结节直径不超过1.0cm。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绿色(淤胆)弥漫分布于全肝。
  (2)镜下,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小叶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肝细胞团,即假小叶。
  3、临床病理联系:
  (1)门脉高压症:
  脾肿大
  胃肠淤血
  腹水
  侧支循环形成: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如破裂可引起大呕血;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常发生便血;脐周围静脉网曲张,临床上出现“海蛇头”现象。
  (2)肝功能不全:主要表现有:睾丸萎缩,男子乳房发育症;蜘蛛状血管痣;出血倾向;肝细胞性黄疸;肝性脑病(肝昏迷)。
  (二)坏死后性肝硬变:
  1、病因:
  (1)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多患亚急性重型肝炎,逐渐形成坏死后性肝硬变。
  (2)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
  2、病变:
  (1)肉眼观:肝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变硬。表面有较大且大小不等的结节,最大结节直径可达6cm。
  (2)镜下:肝小叶呈灶状、带状甚至整个小叶坏死,代之以纤维组织增生,形成间隔,将原来的肝小叶分割为大小不等的假小叶。假小叶内肝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和胆色素沉着。假小叶间的纤维间隔较宽阔且厚薄不均。
  (三)胆汁性肝硬变:
  1、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1)病因:常见的原因为胆管系统的阻塞,如胆石、肿瘤(胰头癌、Vater壶腹癌)等。
  (2)病变:
  肉眼:肝体积常增大,表面平滑或呈细颗粒状,硬度中等。肝外观常被胆汁染成深绿或绿褐色。
  镜下:坏死肝细胞肿大,胞浆疏松呈网状、核消失,称为网状或羽毛状坏死。毛细胆管淤胆、胆栓形成。胆汁外溢充满坏死区,形成“胆汁湖”。纤维组织增生使汇管区变宽、伸长,但在较长时期内并不侵入肝小叶内。
  2、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病变早期汇管区小叶间胆管上皮空泡变性及坏死并有淋巴细胞浸润,其后有小胆管破坏及纤维组织增生并出现淤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VIP一对一等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4-5-20 07:52 , Processed in 0.079591 second(s), 8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