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2|回复: 0

教育心理学冲刺复习笔记之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复制链接]

33万

主题

33万

帖子

100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007237
发表于 2016-10-21 14: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7研究生入学考试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此阶段的复习同学们仍应紧扣考纲,重视笔记与精要知识点。做到查缺补漏,将自己已经记住的重点强化,未记住的重点重新记忆!下面是教育心理学冲刺必备笔记。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 早期的迁移理论
  1、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能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2、 共同要素说——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适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后来相同要素被改为共同要素,即认为两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
  3、 经验类化理论——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则缋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4、 关系转换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从理解事物关系的角度对经验类化的迁移进行了重新解释,并通过实验证明透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的关系的重新解释。
  二、 现代的迁移理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改头换面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悦一定有迁移。原有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惯性和可辩别性都始终影响着新的学习的获得与保持。
  1、 第一种观点强调认知结构在迁移中的作用,但对认知结构的解释各不相同。
  2、 第二种观点强调外界环境与主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对迁移的影响。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中公考研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冲刺集训营、专业课一对一、乐学系列备考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还会根据每年的考研大纲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哦~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中公考研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新都网

GMT+8, 2025-10-28 22:55 , Processed in 0.058002 second(s), 7 queries , Win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